南方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什么

在我国,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你知道南方春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南方春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春节习俗

湖北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湖南人过年吃什么,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江苏。

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重庆。

重庆人过年扣肉海椒不可少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南方春节食俗。

年糕

春节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吃火锅和鱼。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吃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春节南方各地饮食文化。

重庆 扣肉

扣肉和灌海椒是重庆人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扣肉要做得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有的还会加入梅干菜,香气扑鼻,或者直接吃,或者夹在面饼里吃。

湖南 团年鱼、团年肘子年糕

湖南春节一定要吃团年鱼和团年肘子,取义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鱼和肘子都要选个大的,越大就越丰盛、越吉利;在菜上还会撒满辣椒,代表来年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大年初一的第一餐湖南人会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是自家打出来的,砖块大小,等到要吃的时候便切成块,然后放进油锅里,两面煎黄,再放进饴糖加水一起煮开,口感软糯香甜。

湖北 三全、三糕、三丸和鸡汤。

湖北是鱼米之乡,在湖北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少了这些,就少了很多年味。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