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脓肿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论对于脑脓肿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方案。

【关键词】脑脓肿药物治疗脓肿是指各种病原菌侵入颅内引起感染,并形成脓腔,是颅内一种严重的破坏性疾患。

脓肿由于其有不同性质的感染、又生长于不同部位,故临床上表现复杂,病人可能是婴幼儿或老年,有时有危重的基础疾病,有时又有复杂的感染状态,因此,对脑脓肿的判断,采用什么方式治疗,以何种药物干扰菌群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临床表现 脑脓肿症状体征差别很大,与原发病的病情、脑脓肿的病期、脑脓肿部位、数目、病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均有关。

1.原发病的变化 脑脓肿都是在常见原发病的基础上产生的,故在耳咽鼻喉、头面部、心、肺及其他部位感染,或脓肿后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就应提高警惕,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如原来流脓的中耳炎突然停止流脓,应注意发生有脓入颅内的可能性。

2.急性脑膜脑炎症状 任何脑脓肿都是从脑膜脑炎开始,最早可表现为头痛伴发高热,甚至寒战等全身不适和颈部活动受限。

突出的头痛可占70%~95%,常为病侧更痛,局部叩诊时有定位价值,更多的是全头痛药物难以控制。

半数患者可伴颅内压增高,表现尚有恶心、呕吐。

常有嗜睡和卧床不起。

3.脑脓肿的局灶征 在脑脓肿取代脑膜脑炎的过程中,体温下降,精神好转,不数日,因脓肿的扩大,又再次卧床不起。

一方面头痛加重、视乳头水肿、烦躁或反应迟钝;另一方面局灶性神经体征突出,50%~80%出现偏瘫、语言障碍、视野缺损、锥体束征或共济失调的小脑病变特征。

脓肿所在部位突出相应额、顶、枕、颞的局灶征,少部分病人出现癫痫,极少数脑干脓肿可表现在本侧颅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发生率依次为脑桥、中脑、延脑(Suzer等,2005)。

近年增多的不典型“瘤型”脑脓肿可达14%(刘等,2004),过去起伏两周的病期,可延缓至数月,大部分被误诊为胶质瘤,值得注意。

4.脑脓肿的危象 (1)脑疝综合征:脑疝是脑脓肿危险阶段的临界信号,都是脑脓肿增大到一定体积时脑组织横形或纵形移位,脑干受压使患者突然昏迷或突然呼吸停止而致命。

关键是及早处理脑脓肿,识别先兆症状体征,避免使颅内压增高的动作,避免不适当的操作,特别要严密和善于观察意识状态。

必要时应积极锥颅穿刺脓肿脑室,迅速减压。

. (2)脑脓肿破裂:脑脓肿脑室脓肿壁常较薄,在不适当的穿刺、或穿透对侧脓壁,或自发性破裂,破入脑室或破入蛛网膜下腔,出现反应时,立即头痛、高热、昏迷、角弓反张等急性室管膜炎或脑膜炎,应及时脑室外引流,积极抢救,以求逆转症状

二、处理原则 1.单纯药物治疗 理想的治疗是化脓性脑膜脑炎阶段消炎,防止脑脓肿的形成。

最早是1971年有报道单纯药物治疗成功。

1980年加州大学(UCSF)的研究,找出成功的因素是:①用药早;②脓肿小;③药效好;④CT观察好。

该组8例的病程平均4.7周。

成功的6例直径平均1.7cm(0.8~2.5cm),失败的则为4.2cm(2~6cm)(P<0.001),故主张单纯药物治疗要3cm。

该组细菌以金葡、链球菌和变形杆菌为主,大剂量(青、氯、新青)三联治疗[青霉素1000万U,iv/d,小儿30万U/(kg.d);氯霉量3~4g,iv/d,小儿50~100mg/(kg.d),半合成新青I,新青Ⅲ12g,iv/d4~8周,对耐青者],效果好。

CT观察1个月内缩小,异常强化3个半月内消退,25个月未见复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