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参加全国青少年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方案

初级中学参加全国青少年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方案。

一、领导小组。

(一)“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z。

成员:z、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三、参加对象:1—8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

五、活动内容。

(一)法律普及活动

1、阅读《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阅读《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每生购买1本读本,图书室存放10本,作为公共图书,供师生借阅。2、普法教育班会。

(1)根据普法知识的学习进度,制定班会计划;。

(2)由学生自己主持班会,班主任和班级全体同学参加;。

(3)全体同学结合自己学习法律知识的感受和参加普法活动的体会自由发言;。

(4)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进步、成长。

(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宣传活动

1、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校刊等传统宣传渠道,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宣传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普法常识。

2、“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组织参加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加强“五五”普法规划的宣传,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里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创建和谐社会。

(三)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体验教育活动

1、“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

(1)组织学生从知法入手。

(2)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

2、“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评选活动

(1)学校在充分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争当“先进个人”活动;。

(2)学生根据参加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材料(学法日记)进行统一评选。

(3)学校选出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县普法办。

3、“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

(1)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家校互动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普法氛围;。

(2)组织学生将《读本》带回家中,与父母共同法律知识。

(3)根据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律学习从而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监督社会上违法和犯罪的行为与之作斗争。

(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调查活动

1、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以6至8名同学为一个调查小组,根据所学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设计制作调查表;。

2、对家乡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3、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调查报告;。

4、将调查报告反馈给所在学校或当地政府,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5、思考调查活动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五)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构成。

1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其中选择题50道,填空题20道。客观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的基础上答题,答题可参考《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

2主观题:为创作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法律常识和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体验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一作文、报告、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题材和内容不限)提交加全国活动办公室参加评比。

3、参赛须知: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由学校或单位汇总后填写团体报名表,统一报全国活动办公室参加评比。竞赛试题、答题卡和学生报名表附在《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中。参赛学生须连同报名表、答题卡、参赛作品一同递交参加评比。

4、参赛截止日期为2011年5月31日(以邮戳为准);。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青少年普法活动是全面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做合格公民前提保证。

2、认真组织: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工作。

3、扩大宣传:积极拓展宣传载体,广开宣传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活动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努力扩大活动的影响和覆盖面,使更多的青少年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更好打下良好的基础。

zz县第二初级中学

二0**年九月十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