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俘”报道纸媒评论缺席|俘虐是什么意思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04年4月28日播放了一组驻伊美军羞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5月1日英国《每日镜报》、5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分别又刊登了两组美军虐待战俘的新照片。

一时间,美国朝野震动,全球关注,一些世界主要报纸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国《解放报》、埃及《金字塔报》等纷纷发表评论谴责这一侵犯人权的罪恶行径,美国“人权卫士”的形象遭到普遍唾弃。

然而,反观我国报刊媒体的“美军虐俘事件报道,除了图片、文字消息外,评论严重缺席,无疑成为我国媒体在这一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一大憾事。

美英联军攻打、占领伊拉克,新闻天天有,但看似偶然的“美军虐俘事件却与所谓的“自由伊拉克行动”要给伊拉克带来“民主、自由、人权”的目标全然相悖。

从各大媒体公布的有关虐俘的照片来看,诸多的虐俘行为已不是单纯惩罚性地施加酷刑或者给予其恶劣待遇的问题,而是十分恶意地对战俘进行人格侮辱以及精神摧残的问题,是对这些战俘本来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的基本人性的打击和折磨。

美国士兵完全违背道德标准,蔑视人性尊严,这也是使美国骇然、让国际社会震惊的根本原因。

这个原因同样决定了报刊媒体进行适时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历史地联系地看待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种种行径,从偶然的现象中帮助读者认识美国所谓“人权”的本质,而报刊新闻评论恰恰在此时出现缺席和滞后。

下面,笔者试以《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分别代表党报、教科文报、青年报、都市报)为例对四报刊美军虐俘”事报道进行分析。

所选四报刊由于编辑方针、读者对象的差异造成整个“美军虐俘事件报道的不同处理。

除《齐鲁晚报》5日发表一篇评论外,一个共性的事实是,《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在10天内没有新闻评论发表

尽管《齐鲁晚报》(2日)发表《战俘事件影响深远》、《文汇报》(4日)发表《裸照意在摧毁意志》、《人民日报》(7、8日)发表《“人权卫士”难圆其说》、《不得已的道歉》等新闻分析或随笔,但内容上或援引外电分析,或就事论事,讨论此事对布什政府的影响,而对“美军虐俘事件的背后,即美国人权虚伪本质的揭露浅尝辄止,缺乏深刻的剖析,远不及新闻评论观点鲜明的优势。

《人民日报》12日发表新华社转载《经济日报》王传宝的《虐待战俘 人权何在》的评论,13日才有了独立的署名李学江的《特权践踏人权》的评论,此时,新闻评论时效性已大打折扣。

《文汇报》10日发表《前输法理 后输道德》的专家访谈,可以看作是对评论缺席的一种补偿。

《中国青年报》排除3、4、6、7日休刊的因素,2日、8日分别在一版刊登了虐俘照片,5日只在2版的末尾刊载了一篇文字消息。

而尤为可贵的是作为都市报代表的《齐鲁晚报》5日发表了四报刊10天内惟一一篇署名凌德权的《美英虐待战俘 人权记录可耻》的评论

报刊媒体国际新闻评论的这种缺席态势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时时处处讲求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实在令人担忧。

国际新闻评论缺席报刊将受众拱手让于电子、网络媒体      报刊媒体拼时效不及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论互动参与不及网络媒体

报刊美军虐俘事件报道中也有先后,5月1日《齐鲁晚报》率先刊登图文报道,其他三报则在5月2日及以后报道,随着事件的展开,四家报纸整体的报道力度不一,《齐鲁晚报》图片、文字、评论较之其他三报更为充分。

美军虐俘事件甫一出现,立即引起全球关注,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受众,对事件的评判和看法往往首先来自所接受信息的媒体

根据德国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的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否则会转向“沉默”或附和。

以四报刊为代表的报刊媒体,由于新闻评论缺席不能给受众提供足够的“意见环境”,导致了受众的疏离。

而与此同时,电子媒体如电视,CCTV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CCTV新闻频道的《国际观察》,早已凭借声画兼备的优势,约请专家、电视评论员对虐俘事件展开深入的分析评论,并实时与受众互动(手机短信);网络媒体如新华网网友热评、东方网今日眉批、搜狐评论等更是给受众提供了多元的“意见环境”,吸引了本应属于报刊媒体的读者。

国际新闻评论缺席,削弱了报刊的核心竞争力      “美军虐俘事件报道,国内报刊似乎很难抢到独家报道,综观四报刊报道内容大同小异,新闻报道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而此时更显示了新闻评论的必要,因为新闻评论是确立报纸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体现报纸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形象与职责。

同一新闻事件,如果我们从各种报刊上看到的报道都相同,还会存在竞争和选择吗?   人们谈及媒体竞争时,往往侧重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重经营,重营销,重发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媒体的文化属性,如果不是以媒体过硬的内容做基础,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之于报刊媒体尤其如此,毕竟它不是纯粹的商品。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资源,对内容的开发和再利用以获得读者的眼球资源和广告收入,是目前我国传媒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最大机会和挑战。

作为报刊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角逐的焦点在于独家新闻,它的定义在陈先元先生那里得到重新阐述,独家新闻的含义不仅仅是独家的事实报道,还包括具有创见性的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被纳入独家新闻的范畴足见新闻评论报刊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以韬奋先生的办报实践为例,他在香港期间的言论,是他在抗战时期言论的精华,主要发表在《大众生活》和《华商报》上。

《大众生活》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无畏的战斗风格,对一二九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

韬奋先生在报刊上接连发表评论,痛斥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并对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进行大力宣传和热情支持,《大众生活》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销售量达到20万份,超过原来的《生活》周刊,创造出当时我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

由此看来,“美军虐俘事件报道报刊由于评论缺席导致的新闻报道同质化对报刊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削弱的确不容忽视。

国际新闻评论缺席报刊失去与国际对话的机会      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平崛起的凸显,都呼唤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报出现。

提供新闻事实是基础,而真正的影响来自于对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独立评论

报刊美军虐俘事件报道新闻评论缺席,发生在有着成功评论实践的情况下,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文汇报》的“虚实谈”、“杂文”,《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青年话题”等,不能不说是评论视角的偏狭所限。

有时一些媒体报道“××国××报发表评论强烈谴责××事件”的模式化新闻,会让我们感到独立新闻评论缺席的尴尬,读者常常想知道在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问题专家或者编辑部的态度,报刊也正是在借助新闻评论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完成与国际的对话。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世界上较有影响的报纸都设有社论版和读者来论版,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既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又重视言论。

在“美军虐俘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5月1日―10日共发表6篇社论,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虐俘事件

当然,由于角度和立场的不同,这些社论不可能触及美国人权观的本质。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国报刊媒体及时对美国人权虚伪本质的揭露才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迅速发表了《强烈谴责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血腥罪行》,并在以后发表了《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是人道主义还是霸权主义》、《双重标准,一贯伎俩》等系列评论,视野开阔,立意深远,在维护我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同时,以血的实事和有理有据的分析揭穿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维护人权”的幌子,在世界新闻竞争格局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组评论得益于视角的广阔,实现了媒体间的国际对话,向有国际影响的大报迈进了一大步。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