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30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化瘀心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保心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28d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 胸痹心痛.中医药疗法;气滞血瘀.中医药疗法;@化瘀心痛胶囊.临床应用。

化瘀心痛胶囊是由丹参、赤芍、降香、槐花、防已、乌药6味中药组成,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笔者用该药治疗胸痹心痛证属气滞血瘀型者30例,并与保心宁胶囊治疗30例进行对比,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06年3月~2006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5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5~65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标准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制定。心绞痛分度、分级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定。心绞痛症状轻重分级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选气 滞血瘀证型作为观察证型。主症:胸闷及或胸痛;次证:心悸气短、憋气、胸胁胀痛;舌象:舌质暗,或紫暗或瘀斑瘀点,苔薄白;脉象:脉弦涩。主症必备,次症兼具2项及以上者,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

1.4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以上的Ⅰ、Ⅱ、Ⅲ级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者;普通心电图阳性(包括在心绞痛发作的同时做普通心电图)有缺血型改变(ST段下降≥0.05mV及.或R波为主导联T波倒置且深0.2mV);年龄在35~65岁之间。

1.5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有Ⅳ级稳定劳累性心绞痛以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者;合并高血压但经药物治疗血压仍高者、重度心脏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及经冠脉搭桥、介入治疗后血管完全重建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功能(ALT)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者,肾功能(Cr)异常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

2.2 治疗组。

化瘀心痛胶囊(吉林省中医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批号:20060303),规格:0.35g.粒,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2.3 对照组

保心宁胶囊(济南利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00702),规格:0.45g.粒,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以28d为1疗程,允许合并使用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2200),规格:0.5mg.片。试验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以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3.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根据积分法判定,疗效指数(n)=(试验前积分—试验后积分).试验前积分×100%。临床控制n≥90%,症状消失;显效:n≥70%,症状明显好转(症状改善2个级别);有效:30%≤n70%,症状好转(症状改善1个级别);无效:n30%,症状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