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溶血性贫血的体外循环

【关键词】 溶血贫血体外循环血浆置换;常规超滤;零平衡超滤

瓣膜成形/置换术后并发的溶血属血管内溶血,该患者因机械性血液破坏,造成严重溶血贫血贫血不仅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扩大、加重心功能损害,而且因为心排量相应增加、射血速度加快,可加重机械因素的溶血作用,形成溶血贫血溶血的恶性循环。溶血还可导致体内铁及叶酸的相对缺乏、骨髓生成红细胞的速度减慢,所产生的红细胞往往过早释放入血,其脆性明显增加,由此可引发更严重的溶血[1]。溶血贫血造成血中胆红素增高,血细胞中大量的酶及毒性物质溢出,可干扰机体代谢。本文介绍1例严重溶血贫血患者急诊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的管理,并讨论择期手术时该类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60 kg,以“活动后心悸憋气6年,加重1周”收入院,超声心动图(UCG)示: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前叶脱垂及部分腱索断裂,重度二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级。在全麻低温ECC下行二尖瓣成形术,人工瓣环置入,术后恢复顺利。2月后,再次因“二尖瓣成形术后2月,酱油尿20天”急诊入院,伴乏力、纳差,无尿频、尿急、尿痛,血红蛋白(Hb):58g/L,尿常规:潜血(+++),蛋白(+++),UCG示:二尖瓣中—重度返流。诊断: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溶血贫血心功能Ⅱ级。于中度低温ECC下急诊行二尖瓣置换术

1.2 ECC过程 采用Stockert—Ⅱ型滚压泵,TERUMO膜式氧合器,因患者存在严重贫血及内环境紊乱,给予预充库血800 ml、5%碳酸氢钠50 ml、白蛋白20 g、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乌司他丁20万单位。ECC开始即用Gambro FH—22H血液浓缩器(人工超滤器或人工肾)进行超滤,ECC共90min。转中加全血1000 ml,血定安800 ml,5%葡萄糖酸钙6 g,10% KCL 10 ml,10% MgSO4 30 ml,速尿40 mg。

2 结果   超滤液2600 ml,患者的内环境渐调至正常,尿色转变从酱油色→红色→啤酒色,ECC终止时Hb 74 g/L,K 4.0 mmol/L,转后尿30 ml,术毕安返重症监护室(ICU),术后12 h拔除气管插管,10天后恢复出院。

3 讨论   如条件许可,择期手术ECC中可采用血浆置换术,分为:滤过法血浆置换术(又称膜式分离)及红细胞洗涤法(离心分离)两种。

3.1 滤过法血浆置换术

3.1.1 滤过法血浆置换 是指用血浆置换器进行置换。此法可完全保留血液的有形成份(如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而使血浆大分子毒性物质浓度明显降低,加上在ECC中血浆置换器安装、操作均十分简便,因此是最为理想的血浆置换方式。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