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击台风工作为全力做好抗击台风

江苏淮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抗击台风工作

为全力做好抗击台风期间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淮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按照江苏省电监办和国信集团的要求和布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针对夏季气温高、台风暴雨多、系统负荷高的特点,认真排查高温、台风暴雨天气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在迎峰度夏和抗击台风期间,机组安全稳定。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公司成立“抗台风安全”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安监部、发展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武保部、物资管理部、燃料采购部、通达公司、后勤服务部及各生产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指导和推动抗台风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结合国信集团春季安全检查暨迎峰度夏,切实做好台风期间预防措施的落实工作

1、在台风暴雨天气即将来临时,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台风级别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相应启动抗台风应急预案。

2、认真排查和分析运行设备和管理上的不安全隐患,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加强对#3、#4机主、辅设备巡查,检查主变、高厂变、GIS柜户外端子箱、机构箱、电源箱,6KV、400V开关室、MCC控制柜门、窗关好关严,以防雨水灌入。检查循环泵房、凝泵坑、凝汽器坑,增压泵房、中和池排水泵房、工业消防水泵房检查排水泵正常。查输煤、燃油系统,保证燃料供应正常,对煤场所有煤灰沉淀池和皮带尾部排水沟组织清挖,煤场易积水地段配备潜水泵。查运行系统备用设备可靠、完好,保证应急时随时启用。

3、台风暴雨期间,发电部强化以值长为首的生产指挥系统,运行人员认真值盘,精心调整,做好事故预想,异常情况下沉着冷静,正确判断,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燃料采购部保证煤炭运输和供应,燃料部加强煤场管理,干煤棚备足干煤,做好掺配煤工作,防止煤潮引起煤仓和给煤机落煤管堵塞,造成机组出力下降或停机事故的发生;检修部接到运行人员设备缺陷指令后,立即至现场消缺,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总经办做好应急情况下的车辆调拨;物资部做好各类防灾、救灾物资准备,后勤服务部备好药品和器材,做好医疗救护准备;武保部做好防汛工作,安排人员检查生产要害设施和可能产生的衍生灾害源,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衍生灾害发展,加强厂内外巡逻,重要部门安排昼夜值班;党群工作做好台风知识和防台天气工作的宣传;安监部作为应急指挥管理办公室,在台风、汛情或强对流天气可能会造成公司发电设备严重损毁、机组停运和人员伤亡,应向地方政府、国信集团投管公司安全生产部和江苏电监办汇报现场险情和应急处理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保证安全信息及时报送。加强应急值班,保持通讯与信息畅通。

4、对主厂房屋顶、墙面、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励磁小室、开关室、保护柜、控制柜、电动门执行机构检查,发现漏雨点,采取相应措施或使用防雨布隔离。遇控制柜、端子箱受潮,设备出现接地或短路,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5、提前排查异常高温天气时容易超温的设备做好防高温技术措施,检查开关室、电子间、励磁小室、增压风机、一次风机变频器室空调良好,高温天气发生时,加强设备巡查,对机、炉主要参数、发电机定子线圈、铁芯温度,变压器上层油温、厂变温度、辅机轴承温度认真记录,及时调整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冷却器、辅机轴承冷却水,氨区储罐、油泵房储油罐喷淋系统联锁正常,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6、严格贯彻执行“两票三制”,特别是交接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对重要辅机定期试验切换或消缺尽量安排在晚峰、低谷进行,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7、严格执行运行规程,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尽可能使机组多发电。

8、加强对保护、自动装置及防误装置的管理,保护投、解,热工逻辑更改,必须履行手续。

9、做好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做好在生产区域内巡查及高温场所进行的各类操作时人员防护工作

10、严格执行缺陷管理等相关制度,发现缺陷全部纳入缺陷管理系统,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夜,保证检修质量。

11、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如油库、氢站、氨区等重大危险源消防设备、设施的检查工作

12、2013年4月20日,为应对抗台风、防汛,发电部。

13、认真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活动,针对强台风暴雨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2013年1月15 日15:00 燃料采购部演练《燃料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2013年5月28日15:00,生技部演练《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3年6月27日16:10,发电部演练《发电厂全厂停电应急预案》,2013年7月26日15:00,检修部演练《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抗击台风工作仅仅是全年工作一部分,公司针对不同季节特点积极做好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我们会继续做好企业其它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改进、不断提高,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