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学生体验“使者路”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的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承担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是一个教学难点。

无意间从网上看到“江苏省学生使者团”的资料,给了我一种灵感。我将班里同学分成四组,组成学生使者代表团,模拟使者团出访活动。同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使者在出访之前,会选什么样的礼物送给外国朋友?”“为什么选择这个作为礼物?它有什么寓意吗?”话刚落音,学生们已开始讨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3分钟后,有学生开始举手发言。

“赴新西兰代表团”:“我们打算送中国剪纸,因为剪纸中国古老传统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门艺术。一般我们会在春节和喜庆的日子里粘贴剪纸,寄托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送剪纸新西兰朋友,也是我们对中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美好祝愿。”。

“老师,我想再补充一点。如果可以,是否可以带几只中国烤鸭?”一个胖乎乎的男生说。话刚说完,全班同学都乐了,我也禁不住笑了。

“你们别笑,我记得讲述新西兰文化时,曾提到很多新西兰人十分喜欢中餐,所以我觉得可以带几只中国烤鸭新西兰。”他的细心让我们都为之感动。

“赴德国代表团”:“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茶陪伴我们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历程。我和父母曾经去过德国,德国人不喜欢赠送贵重的礼物,送一份有纪念意义的茶叶是最好的选择!”。

“赴美国代表团”:“小小的中国结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而且造型多样,每个中国结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愿和祝福。”。

“赴澳大利亚代表团”:“悉尼曾举办过奥运会,2008年北京也举办了奥运会。福娃作为奥运会吉祥物,可以把北京人民的盛情,中国人民的祝福传递到悉尼,象征着北京奥运会同悉尼奥运会一样,取得圆满成功!”。

还有同学在不断地举手,“丝绸、邮票、象棋、唐装、京剧脸谱……”学生们娓娓道来,我和学生们似乎忘记了时间,在中华民族文化海洋中邀游,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当我和学生再讨论使者的使命时,答案自然生成,以弘扬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课后我想,这堂课之所以能达到教师和学生身心愉悦的教学境界,主要是教师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一个虚拟的“学生使者团”海外之行,一个巧妙的“挑礼物”活动,教学设计独特、新颖,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好奇心。

(作者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