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注射在免疫接种中的危害与对策

【关键词】;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绝大多数对象能在接种后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公共卫生的预防措施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对传染病的控制,以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其作用尤其关注。近年来,人们对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因免疫接种引起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导致社会公众对接种预苗有所顾虑,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笔者将不安全接种的几种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对策

1; 不安全接种的几种表现形式。

免疫接种后的反应疫苗接种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

1.1; 一般反应; 反应程度局限在一定限度内,除个别因机体差异反应略重外,多属轻微;反应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反应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上的障碍(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没有后遗症。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少数的有脓肿形成。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腰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或不经处理可自行痊愈。异常反应主要是在接种后与一般反应同时或前后发生,它与疫苗的种类有一定的联系,与接种者的体质也有密切的关系。反应程度比较严重,不及时治理抢救,可能有一定的危险,以致造成不良后果。

1.2; 加重反应; 指接种者某些生理或病理的原因(饮酒、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经期等),或是使用不当(已冻结变质的制品、吸附剂未充分摇匀、接种途径错误等),以及某些批号制品质量原因(吸附剂含量过多,菌、酶种毒力过高等),从而造成反应加重

1.3; 免疫接种偶合症; 是免疫接种偶合其他疾病,可以分为偶合、诱发、加重原有疾病3种情况。偶合是指被接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一即兴传染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或其他疾病即将发作时接种后恰好发病;诱发是指被接种者患有某种慢性疾病,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进行接种后,以上疾病的症状变的明显,或影响生理过程;加重是指患者原有慢性疾病,在免疫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偶合其他疾病是一种巧合,即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必将发生,它与免疫接种的关系不大。

1.4; 免疫接种事故; 一般由于疫苗的质量原因或者是接种时的差错及由污染所造成,导致注射局部或全身的强烈反应,以及不按操作规程或由器械用品的消毒不严引发的继发感染等,会引起血液传播性疾病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