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1例误诊分析

摘 要:

关键词:肺梗塞;心电图;肺血管造影   肺梗塞在临床时有发生,但因症状体征的多变性、不典型性及医生的经验欠缺在基层医院漏诊或延误诊断者常有发生,其中在陕西省三原县医院住院1例患者通过数天的临床动态观察特别是心电图的演变观察,最终肺动脉造影才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现将本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贠某,男,60岁,农民,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咳嗽”在1个月内先后两次在我科住院,病程中无胸痛、咯血及发热。第1次入院时查体: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3 kPa),唇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Ⅱ、Ⅲ、avF呈qR型,Ⅰ呈Rs型,avR呈rS型,avL呈Rs型,V1~V4呈rS型,V5呈Rs型,V6呈qRs型,Ⅱ、Ⅲ、avF V1~V5导联T波倒置,ST段无明显偏移;心肌酶:AST 22 U/L、CK 75 U/L、CK—MB 7 U/L、HBDH 58 U/L、LDH 95 U/L,CTnI 25.8 ng/ml;心脏超声:左房前后径38 mm,左室舒末前后径50 mm,升主动脉内径40 mm,右室左室长轴前后径23 mm,肺动脉内径21 mm,右室流出道内径30 mm,射血分数为54%,升主动脉内径增宽,管壁回升略强,左室壁运动欠协调,当时诊断为“急性心内膜下心梗,支气管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改善循环,抗感染治疗后10 d,症状减轻出院。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出院后胸闷气短仍不时发作,间隔20余天后,再次入院,查体:Bp 140/90 mm Hg,唇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心音低,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心电图:Ⅱ、Ⅲ、avF呈qR型,Ⅰ呈RS型,但S波较前加深,avR呈rS型,avL呈Rs型,V1~V4呈rS型,V5呈Rs型,V6呈qRs型,Ⅱ、Ⅲ、avF V1~V5导联T波倒置,较前次倒置程度变浅,ST段无明显偏移;心肌酶:AST 35 U/L、CK 54 U/L、CK—MB 7 U/L、HBDH 78 U/L、LDH 125 U/L,CTnI 11.6 ng/ml;间隔3 d后复查心肌酶:AST 16 U/L、CK 44 U/L、CK—MB 7 U/L、HBDH 69 U/L、LDH 98 U/L,CTnI 29.8 ng/ml;胸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样改变,心影增大明显。考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给予扩冠利尿抗感染等治疗,症状略减轻。此后第5天发生晕厥1次;第6天晚大便后突感胸闷气短气喘大汗,Bp 130/90 mm Hg,心率120次/min,律齐,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当时考虑“急性左心衰竭”,按心力衰竭处理后症状渐减轻,次日晨仍气短明显,随上级医院行胸部螺旋CT检查结果“双侧肺动脉主干近双肺下动脉分叉处可见长条状低密度充盈缺损区,长度约右侧为7.1 cm,左侧为6.4 cm,其远端分支血管未显影,心影内见弧形水样密度影CT值为12 Hu”。诊断:①双肺动脉栓塞;②心包积液。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2 误诊原因分析   询问病史以及查体不够细致,特别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诊断思路局限。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胸闷气短,以活动后明显,这样的症状可见多种情况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但把肺栓引起的问题却未考虑到,患者咳嗽只考虑到了支气管炎性反应所致,甚至二次住院出现的晕厥掉到床下也只考虑是护理不到位。   PTE的辅助检查的多样性、对诊断缺乏特异性是易造成误诊客观存在因素。患者住院后彩色心超检查显示左室系统增大,右室肺动脉未见异常,这也是对肺血栓栓塞诊断造成误诊的原因,所以不能单独以一个检查项目来确诊,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另外又对辅助检查重视不足,不能动态的观察心电图检查的演变,特别是第2次住院心电图上已有较第1次住院有更为明显的“SⅠQⅢTⅢ”征象,以及伴有的V1~V5导联T波倒置现象。TnI在本院通过生化仪的检查是升高的,通过有关资料看,肌钙蛋白的升高也可以有其他原因如肺梗塞[1]。心肌酶的升高也是不典型的升高,对原因也缺乏深入的分析。   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尚不能进行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主要指标的检测。 3 改进措施   提高对PTE的认知,了解并熟知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认识高危症状,用原诊断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晕厥等,要积极找原因,要明确心电图、X线胸片、CT上的典型特征。   接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如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瘤、外科手术术后,口服避孕药,长期卧床有可能引起的血栓等要高度重视。   仔细查体。特别要对右室负荷增重的临床表现检查要到位,必要时通过超声等仪器检查静脉的充盈情况。   虽不能进行肺动脉造影(PAA)、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CT肺动脉造影(CTPA),但尽可能完善常规辅助检查,开展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提高心电图、心超以及胸部X线诊治水平,对不典型的要观察动态改变。   对临床上高度怀疑但缺乏确诊依据,或根据已有检查措施不能提供确切诊断依据的患者,在能比较充分地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且无显著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可给予抗凝治疗,但需与患方交代清楚,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 参考文献 [1] 王恺携,井 娜.引起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多种疾病状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2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