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北区域资本市场的体系构建

【摘 要】东北区域资本市场的构建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历史机遇中,率先构建以大连、沈阳为核心的东北金融区,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区域资本市场 产权交易所 地方债券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进入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过去的四年间GDP年平均增速为12.8%,比实施振兴战略前增速提高了2.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也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2007底,辽宁省90%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008年全年将完成剩余企业改制,国有中小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吉林省列入攻坚计划的816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目前正着手解决改制企业的后续有关问题,以及推进商业、建筑等行业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黑龙江省完成改制企业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6%,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全国10万亿元国有总资产中,辽宁就有8400亿元,整个东北地区的国有资产约为辽宁的两倍;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国有资本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需要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提供有效的进入和退出平台。

二、东北区域资本市场体系构建      1.扩展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业务范围,整合东北区域产权市场   整合现有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家省级产权交易市场,成立一个面向东北区域产权市场成了当务之急。

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是东北区域内成立最早的产权交易市场,其前身是沈阳产权交易中心,主要负责辽宁省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及交易活动。

作为辽宁省会,沈阳地处辽宁中部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联系东北经济腹地与沿海经济带的黄金通道,是东北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物流和信息中心。

事实上,沈交所近几年也正在不断云集力量,并在省内产交资源整合方面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2006年以来,沈交所开始不断创新产权交易竞价转让体系,运用网络竞价、电子竞价、拍卖、招标等多种方式,使竞价转让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

2006年沈交所竞价交易为25宗,2007年上半年竞价交易达到39宗,比去年全年竞价宗数提高56%,国有资产的增值率达到138%。

省属企业、金融资产、保险企业等新的交易领域竞价转让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去年和今年的全国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上,沈交所竞价组织工作连续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表扬,同时,沈交所针对央企市场的开拓,成立了专门机构——央企部,并正在对东北央企交易资源进行调研,有望成为继京、沪、津、渝之后第五家央企交易平台。

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与黑龙江产权交易中心成立时间较晚,业务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

如果可以将这三家主要的产权交易中心整合成立“东北产权交易所”,在各省、市设办事处,那么不仅可以提高省间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合理配置。

2.建设地方性企业债券市场   在国内,东北地区发行的企业债券较少,大连港、东北高速和东北电网等大型国企在06—08年内获准发行中等数额的企业债券,之所以获批企业如此之少是因为企业发债的最大难点在于审查较为严格,其发行是否具备可行性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方案被批复的可能性。

大型上市公司都申报困难,更不用说中小型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了。

面对这种情况,东北三省应联合力量,借助振兴东北的有利政策时机,向有关部门提出发行请求,先让国有大型企业走在前面,然后培育和促成优质中型企业紧跟其后,打破东北地区在深沪交易所,交易企业债券稀缺的局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