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与引导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20—01。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始终是我们教师探询的问题。结合工作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以榜样为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品行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引导落实我们到平时的言行之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巴黎答记者问时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应为人师表,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间的好人好事,都应成为幼儿良好榜样,促进其良好品行养成

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幼儿德育行为。

幼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渡过,幼儿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德育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加大对环境的创设,例如:学校的墙壁上设计了各种小动物欢聚一堂的场面,渲染了友爱的气氛;彬彬有礼的小兔子,搀扶奶奶的小朋友,勇敢自信的飞行员……,环境创设辅助教师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

有机结合、适时引导寓教于乐

幼儿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爸爸、妈妈爱,有爷爷、奶奶疼,有外公外婆的关心,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中心,不会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坏毛病。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机结合、适时渗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让玩中学达到幼儿教育的效果最优化。

首先要发挥游戏在幼儿品德中的价值。

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制,什么克已,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实”,在游戏中,幼儿学习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适时渗透,他们懂得了什么该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规则,懂得不争抢活动器具,关爱他人,团结小朋友,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等等,培养了幼儿的社会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时机,进行品行引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每天的劳动习惯也养成了。我们要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幼儿有不收拾玩具的坏习惯,如果教师一味批评,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穿戴特别整齐、漂亮,我们可以表演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今天你穿的真漂亮,”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抓紧机会马上说:“小朋友们,你有了漂亮的衣服还死不够的我们要有漂亮的生活环境。房子也是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房子环境,是不是?你看,你现在的玩具把屋子搞得乱七八糟,你说怎么办好呢?”孩子听到老师这样说之后就不会对老师的要求抵触,自觉就去收拾屋子了。我们还要并在同伴面前表扬幼儿,对孩子不用批判而用表扬,这样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的。再者,我们要利用节目活动,寓教于乐,适时进行品行引导及思想的教育。在每年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都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姥姥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他们在干什么,体会他们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阿姨们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把亲手做的大红花献给妈妈,还与老师一起制作墙饰“妈妈,您辛苦了”。节后,教师幼儿想一想在家能为妈妈、奶奶姥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家长把孩子做的好事记录下来,大家拿回来一起交流,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

总之,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正确的引导幼儿德育实施过程的重要手段。让我们的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一颗健康之种,收获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促进其良好品行养成,使其终身受益,向着健康活泼、勇敢自信、好奇探究的方向发展成长。

作者单位:吉林省磐市呼兰镇中心小学。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