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枪王的陨灭_少年枪王抗日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天,四川省射击集训队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射击训练后,管理员在检查缴回的枪支时,发现有一个枪盒子不对劲,他打开一看,吓出一身冷汗:里面竟然是两块砖头!显然偷枪者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

经过一番认真摸查,管理员很快查出了这个人是谁。

那一刻,管理员有点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咋会是他呢?他可是人人交口称赞的“少年枪王”!   他,从小爱枪。

少年时,就被送到市射击训练营接受专业训练,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尤其在男子飞碟项目上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90年,他作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射击选手,被选送进省射击队暂时挂靠训练。

这一年,他获批代表成都参加一年一度的城运会。

谁也没想到,这次比赛竟成了他大出风头的个人表演赛。

他的射击成绩在预赛时居第十位,在有一批国家队选手参赛的决赛中,他有如神助超水平发挥,资格赛时打到第二名。

接下来他还有更佳表现,决赛加赛25靶,他弹无虚发,最终勇夺冠军!作为一名初次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他将自己的神奇枪技玩到了城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而当时的他,还不满二十岁!由于表现出色,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他出战了一些较重大的全国赛事,共摘得六枚金牌、五枚银牌,在射击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荣誉,一度被誉为“少年枪王”。

但他却做出了偷枪这件事。

幸亏管理员及时发现并追回了枪支

不久后的一天,射击队的领导突然接到了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告知他已被抓,让教练去取保领人。

原来,他又偷了朋友的猎枪出去打狗,被公安局的刑侦人员撞个正着。

他的行为,是集训队伍所不能容忍的,他很快就被劝离了省射击队。

带着“冠军光环”的他顺利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但他对枪的钟爱丝毫未减,偶尔去射击场观看后辈们训练时,除了不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一些,还不忘顺便捡一些弹壳回来。

当时没人注意到他捡弹壳的真实目的。

人们还以为他是爱屋及乌。

谁也没有料到,他这时已悄然滑落到了违法犯罪的边缘。

恃才技痒的他闲暇时经常在网上研究各种枪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卖枪的广告,他本能地点开网站,找到了联系方式。

出于好奇,他用电话和卖家聊了起来,他称对方有胆量、有创意,对方赞他很内行,如此一来二去,二人成了朋友

此后不久,他购买了一些火药,用在射击场上捡回的弹壳自制了一些子弹,想找机会买支枪展示一下自己的枪法。

这才是他当初经常去训练场捡弹壳的真正目的!   有一天,他的一个队友给他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如今在山区工作,经常翻山越岭,发现野兔、野鸡很多,想托他帮忙弄两支枪。

脑子里从来就缺少自律这根弦的他,竟一口答应了下来。

通过与网上卖家联系,他为队友购买了一支枪。

队友得枪后兴奋异常,将打得的野味与自己的朋友们分享。

几个朋友吃到如此鲜美的野味,嘴馋手痒,也都想上山过一把狩猎瘾,却苦于没有枪。

死缠烂打着非要队友再弄几支枪来,大伙一起上山打猎。

队友只好又一次求助于他。

他就又帮队友的这些朋友购买了五支枪。

某个周末,他们又相约驱车去打猎,还带上了一只狗,孰料却在高速路口遇到临时的武装检查……结果枪支事件东窗事发。

“一代射击希望之星”的他因倒卖枪支被抓获。

成也枪,败也枪,昔日的“少年枪王”就这样遗憾地陨灭了。

人人都有嗜好,而嗜好却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

如果不加节制由着性子来,一旦放纵,人终将栽倒在自己的嗜好里。

■编辑 张金余。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