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安全性

住宅小区的安全性

住宅小区要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保证居民在正常的情况下,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能够适应那些可能引起灾害发生的特殊和非常情况,如火灾、地震、偷盗等。

1.防火。为了保证一旦发生火灾居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大小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以及建筑物外墙门窗、洞口等情况而异。当两建筑物的相对山墙无门窗时,火灾蔓延的可能性较小,其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米,以保证消防车的通行;当建筑沿街布置时,从街坊内部通向外部的人行通道的间距不能超过80米,而当建筑长度超过160米时,应留出消防车的通道,其净宽和净高都不应小于4米。为了考虑消防用水的需要,在居住区内还必须设置室外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的服务半径为150米。

2.防震。在地震区,居住区规划时要力求把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居住区用地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沼泽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及其他地震时有崩塌陷落危险的地区。规划中应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可结合公共绿地,学校等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城市道路的绿带等统一考虑,以便于居民避难和搭建临时避震棚屋之用。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并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之外。此外,居住区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物设防烈度的要求外,房屋体形尽可能简单,同时必须采用合理的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

3.防盗。安全是居住环境中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因而居住区规划要为此创造必要的防卫条件。居住区规划的任务是必须有利于尽快地把社区群体的邻里关系建立起来,打下安定团结的基础。实践证明,住宅组团居民委员会规模取得一致,便于邻里居民互助互爱;住宅组成庭院,单元入口都开向内部庭院,有利于邻里交往,同时也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室外活动场所等等。发挥居民自然监视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将住宅规划布局为内向庭院式,庭院中活动的人能看见各家的出入口,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也有的小区将住宅组团实行相对封闭,只留一个组团入口入口外设自行车棚或其他组团公建,这样布置使得车棚或公建内的人可以看到出入组团的人员,起到监视的作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