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通过3年对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大盂村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玉米螟发生规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防治玉米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防治      玉米螟(Qstrinia furnalis(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1]。

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虫,在我国分布很广,其食性很杂,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

2006—2009年对阳曲县的产玉米大镇——大盂镇大盂村进行了3年的预测预报及危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方法   一是越冬幼虫基数调查

在每年的秋季收获后及翌年化蛹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穗轴堆进行剖检。

每点调查100~200株,进行记载。

根据越冬虫口密度、越冬死亡率,推算出越冬基数。

预测未来的发生程度,并及时指导越冬期的防治

二是第1代发生期的预测。

化蛹开始前在选存的秸秆中每3~5 d检查1次。

每次剥查30~50头活虫,一直进行到羽化完为止。

根据化蛹初期、盛期及蛹期日数推断大田成虫发生初期、盛期

再根据产卵前期和卵期的长短,估计产卵孵化的始期、盛期,以便及时进行防治

由于越冬幼虫化蛹需要足够的湿度,因此在调查时记载降雪、降雨的日数、数量。

为了掌握成虫发生时期和数量,系统积累资料,预测发生趋势,应设置黑光灯诱蛾,每日记载成虫发生数量、性比及气象要点。

三是卵量调查

在选择的玉米田块,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作出标记。

每3 d检查1次,逐叶观察。

发现卵后立即记载,并标一记号,观察被寄生的情况后再抹去,根据卵的孵化和数量决定防治时间和次数。

四是幼虫为害调查

玉米播种期、心叶中期、心叶末期、抽穗期、抽丝期、成熟期进行调查

采用5点取样,调查100~200株,分别计算百株(穗)虫数、花叶株率或蛀茎株率、虫穗率等。

2发生规律   经过3年的调查,发现玉米螟阳曲县1年发生2代,第1代发生在5—6月,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达到盛期;第2代发生在7月,7月上旬产卵,中旬达到盛期

玉米螟发生,一是与湿度和降水密切相关[2],阳曲县由于春季十年九旱,所以第1代产卵少,不利于蛹的发生和卵的孵化,也不利于初孵幼虫的存活,因此危害不大;二是与越冬基数和春播面积密切相关,当温湿系数达到4以上,虫口基数比常年大,春播寄主作物面积小,则发生严重;温湿系数在3以下,虫口基数小,春播寄主面积大,发生就轻。

第2代正值雨水充足时,危害较重。

但如果在成虫羽化和幼虫孵化期遇暴雨,则可引起虫口大量死亡而减轻危害。

3防治时间及标准   玉米心叶末期抽丝盛期防治玉米螟的最适期。

心叶末期的确定方法有2种,一是用手捏玉米喇叭口内的基部,能感觉到雄苞的前端,但从喇叭口向内望不见雄穗苞时,即为心叶末期

二是将喇叭口中尚卷成筒状的叶片拔出剖检,如剥去4~5片叶后即见雄穗,即为心叶中期;剥去2~3片叶后即见雄穗为心叶末期

抽丝盛期的决定方法是从抽丝开始,每2 d调查1次,抽丝株达到60%时,就是抽丝盛期

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到10%时,应进行全面普治,不到10%可酌情挑治。

如果心叶中期花叶株率超过20%或累计卵量百株超过30块,除心叶末期必须进行1次防治外,心叶中期应增加1次防治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