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大】我们都爱

有人形容说,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就是从一个盒子醒过来,再到另一个盒子里待满八小时。

如果再加上一两个小时的路程,或是小汽车,或是大地铁,我们的生活就被装在这三个“盒子”里。

曾经有一幅漫画,左半边是猿人慢慢进化成人类,右半边是人类又慢慢地进化成弓腰驼背地坐在电脑前,如此进化,真不知道是世界越来越小,还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被压缩。

或许正如怀特所描绘的那样:城市人喜欢以浓缩的方式过日子,一片森林减少至一棵树,一个湖泊蒸馏成一个喷泉,在空中飞行的所有鸟类中,只有暂时飞进某个小花园的一只画眉。

“浓缩”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忘记体验生活,在一日目的“盒子”生活中渐渐失去了好奇心,没了惊喜,便会走向一种既定的程序。

我们需要摆脱,努力摆脱浓缩式的生活。

放大放大,再放大

时尚界流行大分量首饰,流行夸张的大肩部轮廓;媒体出版物越来越爱用大字,生怕被密布的信息冲垮;潮人们想方设法寻找更新的表达。

以便能够大声喊出他们的主张。

冲击力伴随着放大

一波又一波翻滚袭来。

然而对于这种“放大”,无论是艺术家、设计师还是建筑师,他们都各自有另外的理解与表达,但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放大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比如日常家其,比如毛线,比如视线。

熟悉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最容易被忽略的东西往往最动人。

当人们置身在犹如巨人国般的世界中,重新回到孩子般的视角,伸展自己的身躯,仰塑这个世界放大自己的思维,“放大”自己的眼睛,搜寻生命中的细节,让世界真正地存在于自己的周围――那摸得到看得见的所谓真实世界,似乎才真的有了存在的感觉。

欢迎来到“巨人”房间      我们很难想象书中的格列佛误闯巨人国时会是怎样一番感受。

一个人突然来到一个超大尺寸的世界时,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不存在了?桌椅已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甚至连几个普通的碗碟都会比自己高……对于习惯了平庸现实的我们,任何一个不合乎尺寸、超过我们控制的东西,都会引起我们的不安,又或是,惊喜。

好吧,欢迎来到Roarct Therrien的巨人房间,这里面的每一件家具都会让你觉得回到了孩童时代,不仅从视觉上你受仰望它,在思维上也要适应这些变化,而且大个子家具们也都让人有跃跃欲试想要攀爬的欲望。

这些高244米的桌子和264米商的椅子,就是美国艺术家RobertTherrien创造的一系列巨型作品

你或许会说,没什么大不了嘛,颜色材质和形状,都一样,只不过是大了些。

可就是借由尺寸的变化,Roben Therrien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就像现代版的格列佛来到了太人国,每件东西都很熟悉却也都很陌生。

折叠椅,方桌子,这些日常家具我们熟悉不过,但却发现它们都长大了,而我们却一下子“变小”了,像一个充满童趣的迷幻世界,用孩子的逻辑搭建起来:任何创意都能变成现实。

没有生命的家具此时变得充满强烈的戏剧感,柔软轻质的锅碗瓢盆顿时变得“沉重”,搬都搬不动,型号也再无法用S、M、L、XL来量化,一切都不在控制之中了,奇怪?诧异?世界本来就很大,并不存在于我们手掌之上。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RobertTherrien就已经开始用简单的生活物件当做艺术的原材料,像那些人们所熟悉的水罐或是大门,人们对这些物质的外在形状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Therrien偏偏要将这些物件转换成其他材质,比如黄铜、木材、青铜等,人们见到这些日常用品被变换成这等模样,自然惊奇得很。

Therrien为世界展现出了生活的另一面,所有这些作品都将Therrien与日常物品的概念紧密联系起来。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他的作品才在尺寸上有所变化,就像是孩子努力长大一样,他的作品也开始成长。

Robert Therrien对于物件的空间世界十分感兴趣,并将人的身体与空间的互动更多地与建筑联系起来,选择“揭示”那些隐藏在世界深处、不被人关注的戏剧性,这些都存在于人类世界里,在人与物间存在。

世界上最大的“客厅”坐坐      当你从Robert Therrien的巨型房间走出来,或许会觉得有些找不到方向,似乎从那奇幻世界中回不过神儿来,但也请暂时不要回归真实世界,阳光正洒在另一个超大户外客厅,等待你的到来。

宇宙会让人觉得渺小,而设计团队Studio Weave与时装设计师组合EleyKishimoto设计的超大尺寸家具同样让人觉得像是回到了小时候,这些巨大的家具和萨默塞特宫这个巨大的“庭院”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客厅。

沙发、扶手椅、书架和灯具等都由胶合板制成,轻便灵活,再配上Eley Kishimoto设计的粉红花纹,如同爱丽丝的美丽仙境。

Studio Weave与Hey Kishimoto的合作简直是天生一对,但这却不是Studioweave首个超大型作品,之前他们设计一个超长凳子,像一条人造长椅海岸线,在West Sussex地区。

沿着其漫长海岸线延展开,椅子就像海浪,有起伏变化,而且只需15欧元,你便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到椅子上,这样积攒起来的费用就可以将这个椅子越做越长。

Eley Kishimoto为大家具设计的花纹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而印花设计也是这对夫妻档最擅长的,丰富的图案,鲜亮活泼的色彩,看起来就神采飞扬,从图案到颜色,设计师做了很多尝试,虽然图案和色彩都十分鲜艳,却不让人感到繁复。

编织的“大花样”      编织?对于我们熟悉不过,小时候,妈妈手里的毛线团,一针一针……请等一等,我所说的编织并非如此这般,当你看到Bauke Knottnerus和SebastianSchOnheit的作品时,才会明白,这种编织“花样”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

现年25岁的Bauke Knottnerus是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2008届的一名毕业生,算是个社会新鲜人,但在设计领域却经验不少,而且总是出其不意地击中我们的好奇心,即使是被我们忽略的“编织”也让Bauke玩出不少花样。

像他那套巨大的“PHAT KNITS”柔软家具

便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彩色绳子制作而成。

这些“绳子”拥有一切任由你发挥想象的特质,质地柔软,而且容易“弯曲”成各种舒服的形式,就像设计师的巨大玩具,编织成为地毯,有时一个结便是一个座椅,看上去松松软软,舒服得很,而且也不像沙发,占的地方多,又不容易搬动,而对于PHAT KNIT,你想放哪里就放哪里,随时变换家的表情。

我们无法看到Bauke Knottnerus如何编织巨大的家具,这多少有些遗憾,因为对于一个并不普通的编织品而言,它的编织过程或许更有趣。

德国设计师 Sebastian Schonheit就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编织本事。

Sebastian schonhein是一名在德国魏玛Bauhaus—University学习产品设计的学生,“Giant Knit Carpet”,一个用传统手工编织技巧制成的超大毯子便是Sebastian的代表作,使用的材料,比如那些织线和针,都要比普通的大很多倍,因此,完成这样一件作品并不容易,而且很特别的是,Sebastian不仅展示了最终的作品,连编织过程也成了自己艺术的一部分,过程和成果同时存在,这也为作品增加了独特的个性,这件作品还在北京的798做过展览。

台灯慑人      如果你还不熟悉Anglepoise Lamp,那就先想象一下Pixar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片的片头,那个会跳会蹦的小台灯,想起来了吗?不过,在Pixar的片头设计出来前,Anglepoise Lamp可早就已经存在了。

Anglepoise Lamp,这款被誉为20世纪最经典设计作品,英国设计师GeorgeCarwardine早在1933年便将其设计并投入生产,Anglepoise Lamp的设计模拟了人体的手臂功能,屈伸自如,无论把它往哪个方向拉,都能复原为原状态,这一完美的平衡设计要归功于里面的那根弹簧。

George Carwardine并不是名副其实的工业设计师,他实际上是一位汽车系统工程师。

不过是偶然间发明了一种新型弹簧,十分灵活坚固,无论怎么拉动,最终都能恢复到初始状态,毫不变形。

于是他特别为这款弹簧申请了专利,并最终将其应用在Anglepome Lamp台灯上。

开始这款灯只是以工厂里的工人为目标受众,但是后来发现办公室同样适合Anglepoise Lamp“生存”,至今,又几乎成了设计师们的案头必备。

像书桌上的一道经典风景。

其中,Original 1227 Anglepoise Lamp是Anglepoise里的经典型号,2005年,为了纪念Original 1227 Anglepoise Lamp台灯的70岁生日,特别推出了巨大版的Glant1227 Anglepoise Lamp,尺寸是原来的3倍大,在它完全伸展的情况下高达27米,并且有黑色、橘色和淡黄色3种颜色,全部手工制作。

这么个大个头也只能当做落地灯用了,价格嘛,当然不菲,纪念版加手工,黑色款需要166。

英镑,其他颜色的也要1234英镑。

其实,有很多从历史走到今天的设计作品,或多或少都经过了不少改造。

无论是从造型E或是功能技术上,但Anglepoise Lamp自上世纪30年代投产至今,却只有很小的变化。

而且直到今天Anglepoise仍旧是无数灯具设计师所感叹的设计,2009年英国皇家邮政发行了一套邮票,意在纪念2。

世纪英国设计的经典之作,这套邮票里就有Angiepoise的灯。

思维放大术      缺乏锻炼的我们思维似乎也渐渐僵化了,什么都要规规矩矩,盖房子也要有个盖房子的样儿。

但荷兰建筑工作室Ateliereen Architecten却狠狠地玩了一把,他们的建筑似乎在宣讲着: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吧,谁说攀岩一定在乱石嶙峋的山上,建筑不一定都是用来观看的,喜欢,就攀爬吧。

在荷兰,有很多地方都鼓励人们能够停下车,用自己的双脚探索自然,或是骑上山地自行车,或是骑马之类。

总之,这些有趣的地方就是要将你从车里“拉”出来,和你一起游戏。

在Reusel小镇,一个户外体育商人找到了一个适合户外运动者的公园,并邀请Ateliereen Architecten来建造一个别致的观景建筑

这个25米高的观景塔,由6个可进入的箱子层层堆叠而成,但只是称其为观景塔似乎并不合适,因为它不仅能够远观,还能够攀爬,设计师还在一、二“楼”的箱子上添加了攀岩的梯子,让建筑动起来,让来这里的人也运动起来。

自然,有钢筋作为“内芯”贯穿建筑的全部,保障其安全性,楼梯镶嵌在6个“箱子”的不同位置,不想攀爬建筑

就沿楼梯而上,还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周围的风景。

建筑的“墙壁”是由圆木头砌成,而这些原材料就来自周围的森林。

这种搭配使得这个观景台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毫不突兀。

而且从这座观景台的小木箱里望出去,还能看到另一番被树木“分割”的世界,在这样一座观景台上走一圈,不但运动了身体,还运动了自己的思维和眼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