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应付账款管理

【摘要】有些企业应付账款管理不够重视,盲目拖欠,有钱就付,没钱就不付,要就付,不要就不付,没有计划,管理混乱,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债务纠纷多,影响企业信誉及正常经营。

本文就企业如何做好应付账款管理提出几点思路。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应付账款 管理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应付工程款、应付设备款等。

今天,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财务管理甚至经营管理中的重点,相比之下,对应付账款管理则重视不够。

如何利用和管理应付账款,对盘活企业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提高企业商业信誉等都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一、规范应付账款的核算   正确核算是应付账款管理的基础,错误的核算将导致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分析结果,因此规范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统一性,对一个供应商通常只采用“应付账款”一个一级科目,“预付账款”业务反映在“应付账款”的借方。

应付账款”科目借方蓝字反映实际支付(或预付)的款项,借方红字反映收到供应商退回多付的款项;贷方蓝字反映实际收到的材料或商品的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实际预付、尚未到货的款项,贷方余额反映公司应付未付的款项

应付账款”科目应按供应商设置明细账。

在采购业务发生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取得货物出入库单据并做账务处理。

企业实际工作中,由于货物流转与单据流转并非完全同步进行,做账的及时性往往很难得到保证;而账务处理不及时导致的财务信息的时间性差异,将直接影响应付账款账龄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了应付账款的真实性。

如何保证物流单据流转的及时与畅通,是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应解决的问题。

规范应付账款的会计核算是进行应付账款账龄分析,加强应付账款管理的基础。

二、做好应付账款台账管理   应付账款管理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企业如论规模大小,业务多少,都应做好应付账款台账管理,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应付账款台账应按单位、按业务类别、按合同性质、按应付时间等进行分类登记。

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要定期进行信息沟通和核对,与供应商等外部单位也要定期核对账目,做好对账记录,防止应付账款混乱,为今后的清理埋下隐患。

一是防止长期应付未付或无法支付款项被虚假支付,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二是防止利用应付款项调节利润,虚列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三是防止虚列应付账款,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捏造虚假经济活动,套取资金;四是防止账务处理不规范,应付账款计入其他应付款,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多头挂账,容易造成账目不清,管理混乱,资金流失。

三、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并非越长越好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的分析范畴。

通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说明公司可以更多的占用供应商货款来补充营运资本而无需向银行短期借款。

在同行业中,该比率较高的公司通常是市场地位较强,在行业内采购量巨大的公司,且信誉良好,所以才能在占用货款上拥有的主动权。

但在实际情况中,要综合考虑买卖双方的合作情况,资金状况等,经过友好协商控制应付账款占用情况,并非占用时间越长越好,占用时间短了,会提高企业融资额度,占用时间长了,会影响企业信誉,同时,应付账款多了,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资产负债率。

四、合理利用好应付账款的筹资功能   合理利用好应付账款企业资金筹措、平衡好买卖双方的关系、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都有较大的帮助。

如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应付账款额度大,需要根据企业资金状况、融资能力,做好资金规划,在合同签订时就应与施工单位、供货商等约定好款项支付方式和时间进度,尽量使资金需求与企业的融资能力、资金计划相匹配。

在业主方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应按约定及时支付应付款项,在业主方临时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及时与资金状况较好的施工单位、供货商等沟通,推迟支付款项,或调整支付方式和支付进度,合理调配应付款时间进度,尽量减少现金往来。

如在企业与同一个单位存在业务往来时,对同一单位即有应付账款,又存在应收账款时,尽量以抵账的方式支付;在多家单位之间存在债务往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票据等结算方式。

如果对应付账款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管理,选好了最佳付款时间和最佳付款方式,那么企业就能充分利用负债融资模式,利用供应商来融资,既能减少企业的财务成本,又能使企业获得良好信誉,从而使企业获得购货折扣和折让,或更长的付款信用期。

五、加强内部监督   要加强对应付账款内部监督,财务、采购、审计等内部相关部门即要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监督,内部各不相兼容的岗位要分离,如出纳与记账会计要分离,采购与验收人员要分离,监督与被监督要分离等。

内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将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监督作为经常性项目来抓,保证应付账款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企业应加大内部审计的力度,审计机构应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重点应对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和评价,保证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