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供销社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县人民政府:

XX县供销社十二五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社的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的中心工作,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精神,按照中央、全国总社和省委关于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试点工作的安,以强化农资供应和加快乡村流通网络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推进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情况、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十二五工作目标。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全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目标。即壮大一个主体(培育壮大供销流通龙头企业);构建两大体系(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五大网络(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村流通信息网络);实现“三个覆盖”(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县重点产业、行业协会覆盖县内主要农产品经营领域);达到“三个提升”(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实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即: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加快建立适应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1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和两个乡(镇)级农资配送中心,二个县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95﹪的乡(镇)改扩建1个农贸市场,乡村流通网络终端发展到100个以上;力争90%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40%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 50%进入市场的农副产品由乡村流通网络营销。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年经营总额超过4亿元,年利润总额超过120万元。

(二)构建农村流通网络,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狠抓“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农资经营服务、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农副产品购销服务为重点,采取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联合合作等方式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全县供销合作社共发展“两社一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达10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规范化专业合作社15个,示范化专业合作社10个),综合服务社28个,专业协会1个,商务中心1个,商品配送中心2个,公共管理合作社12个,新建基层供销社1个,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个(勐先镇集贸市场)。综合服务社和农家店覆盖全县90%以上建制村,商品配送率达45%以上,年销售农业生产资料1.4万吨、实现经营总额2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农家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架构,为畅通农村物流渠道、促进双向流通、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着力加强项目建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为载体,精心编报,积极争取,认真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二五”期间共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

(四)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制定方案。2014年,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被列为全省55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按照《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及4个专项方案的通知》(云发〔2014〕14号)要求,我县供销社抓住机遇,紧密联系XX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供销工作实际,主动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认真研究制定《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报经政府批准实施,且同意每年给予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工作经费10万元。

2.组织实施。2015年,由XX县供销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县供销社行使社有资产管理职能。并按照《XX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的计划发展项目,逐项落实实施。

(1)清理社有资产,理顺社有资产产权关系。

理顺了德化镇荒田村红星坝基地土地面积3500余亩,现已通过县林业局GPS定位确权,正争取办理相关证件。

(2)探索项目资金转换持股的新型方式,拓展增强社有企业实力的渠道。XX供销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紧紧围绕我县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2015年4月,公司与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择辣木(品种PKM—1)在XX镇石桥新村种植适应示范基地4.4亩,初种植辣木(品种PKM—1)7000株,获得成功。刚上市的辣木鲜叶以它特有的色香味赢得大众的喜爱,倍受青睐。适应性基地现有辣木种苗2万余株,每年可向种植户供应辣木苗30万株。目前XX县供销合作社已在德化镇荒田村红星坝沿江种植辣木300亩(毛面积)。通过中古辣木科技合作中心、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指导和公司的示范种植,公司已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对于今后我县的辣木种植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3)投资101.8万元,购置德化镇荒田村红星坝咖啡基地316亩。

3.发展社有企业1个。充分利用德化供销社原红星坝闲置土地3500亩发展种植业,成立德化供销社红星坝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咖啡、坚果、辣木等经济作物。投资以企业、个体自筹为主,上级补助为辅,县供销社积极争取项目予以扶持,项目扶持资金转变为县供销社社有股金,参与专业合作社管理和分利,实现社有资产收益。

(五)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五年来我们共培训各类人才1425人次,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585人,持证人数188人。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

(六)加强党的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

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和考核纳入了单位的目标管理之中,与单位的各项工作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贯彻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和《廉政准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等活动,使机关党员干部深受教育,作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群众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供销合作社综合试点改革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

(七)综治维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县供销社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不断加强机关及下属企业的技防、物防建设,筹资近30万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和经营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投资1.3万元安装了监控设备一套(安装摄像头5个),协助破案3起;筹资24.4万元建设老干活动室,维修办公室和院内场地;茶乡集贸公司投资42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维修,改善市场经营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集中力量化解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和积案,即:原普义供销社李兴会要求落实退休问题、许世莲等70余人要求给予退还社员股金的问题、机关部分职工要求给予办理房产证并支付相关费用的问题、原凤阳供销社太达购销店的土地确权问题和农资公司拖欠黎明窑房云盘咖啡场鲜果费问题。认真进行年终考核,并兑现安全生产奖惩,消除了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

通过采取以上各项措施,“十二五”期间实现商品经营总额10.31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5.28亿元增长95.27%;销售各种化肥5.14万吨,比“十一五”期间5.40万吨下降4.81%;实现利润310万元,比“十一五”期间12.2万元增长297.8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至2015年12月,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23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6个,综合服务社140个(其中:标准化综合服务社10个),公共管理合作社12个,商品配送中心3个,专业协会5个。改造建成县级配送中心3个,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个(勐先镇集贸市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保障市场供应、繁荣城乡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得到了政府及农民的肯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供销社在发展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主要表现:。

(一)资金严重紧缺,自身发展困难重重。

供销社处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时期,虽然政府每年给予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工作经费10万元,但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还很沉重,在扩大经营范围,拓宽服务领域的工作中受到资金困扰,带动和引领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实施综合改革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投资大,配套资金严重缺乏。

(二)人员老化、紧缺问题突出。

一是由于供销社是50年代成立的老单位、老企业,加之市场全面放开后,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供销社整体实力下降,影响力大不如前。县供销社职工大都是60年代出生8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13个职工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的7人,年龄普遍偏大;二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有事业心的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改革遗留问题严重。

供销社虽经多次改革改制,分流了职工,盘活了资产。但改革遗留问题还比较突出,目前尚有土产日杂副食公司、综合贸易公司、利民像馆的50名改制分流职工没有领到工龄补偿金,导致职工多次上访。

二、“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县供销社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努力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具体规划见《XX县申请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重大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及《XX县申请纳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项目信息采集表》。

XX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