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以全国、省两级数据为例

摘要:掌握我国价格传导的特点,把握价格传导过程的时滞,对准确控制通货膨胀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在利用全国年度数据分析我国价格传导总体机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月度数据下我国价格传导时滞,得出结论是:价格传导时滞较长,程度减弱,上中游间传递时滞为1个月,上下游间传递的时滞为4个月,主要以成本推动型为主,且上游价格的波动大于下游价格的波动。

关键词:价格指数传导机制,时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价格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与调节器,对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对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将能进一步探究价格传导的特点与时滞以及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的宏观经济形势。本文以两级数据为例,试从价格指数的内涵、传导机制到实证分析,研究价格传导的特点与时滞,并由此结论得出价格传导对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诊断与检测意义。

一、价格指数的内涵。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主体完成对资源的配置,使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运作,而价格是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动力与关键指标,因此价格的波动对经济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与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商品和服务在编制范围内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体现于价格指数,根据编制目的的不同,我国主要的价格指数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其计算公式主要有:拉氏公式与帕氏公式(各品种的数量q不能直接相加,必须用加权的方法)。

Laspeyres价格指数在计算上有便利之处,可以不必经常收集各时期的消耗数量qin。其另一个优点是用他计算的各时期的指数相互比较是有意义的,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多以该月数据与上年同期的数据相比计算而得基期,权数,统计范围,是影响其价格指数的主要变因。价格变动的主要动力为价差以及经济主体因此而获取机会受益的利益驱使。由此可见,价格指数是一种质量指标,是将两期价格进行比较的相对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或服务价格总体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动态指标,他的高低不仅受本期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上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兼含有价格水平变动和数量结构变动因素的特性。编制价格指数的意义是为国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调控通货膨胀,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服务。

二、价格传导机制。

价格传导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引起的相关商品与服务价格变动的内在机制,是价格作为杠杆作用的体现与作为上下游价格链条的传输过程。价格指数因编制中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环境不同,因而价格变动传导的时效不同。不同的传导冲击反映了一定经济体运行机制在信息、市场开放度、竞争程度等方面的体现。其主要形式为成本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即上游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通过成本引起下游相应的价格变化,一般表现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通过成本传输使加工企业的生产固定成本增加,在不压缩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其销售价格相应变动,通过流通领域进而在最后一环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引起相应变动。需求拉动型即下游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使得消费商品价格上涨,在库存与资源限制下使得商品加工企业的供小于需,进而促使原材料的供给小于需求,使整个销售—加工—原料产业链条的价格上涨。

价格机制的传导链条为声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各个产业链条上的价格变动代表指数变量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是源头与中间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终端。

三、价格传导实证分析。

价格是识别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成本推动型中,价格传导链条中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是滞后指标,用以判断通货膨胀水平;原材料购进价格是先行指标,用以确定投资需求和下游价格的走势。而在需求拉动型中则相反。

本文选取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信息网的全国数据与浙江省各类物价指数为数据分析来源。年度数据样本区间选为1978—2005年,以上年为基期;月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以上月为基期。选择各产业链上的价格指数指标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年度数据

年度各价格指数体现价格水平变动在年度之间的传递时效,体现价格信息在年度内的实现情况。一般价格信息的传递时间为3~6个月,从时序图上看到,在年度之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信息传递在年内实观,没有滞后现象。而居民价格指数与其三者在1993—1994年度内出现了短时间的时滞。但整体看来,上下游价格水平的变动必然会发生传递,只是时间上的长短与带动程度而已。

从整个时间段上来看处于上中游的价格指数的波动较大,特别是1993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处于上游的价格指数变动最大。而此年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下游链条终端环节与上游价格指数发生了时滞现象,且这一时滞的影响使得此后的4年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较高数据位上逐渐回归到与上中游价格指数一致的价位波动。此类现象说明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很强的韧性,难以被提升,亦难以被拉下。从时序图的波峰与波谷来看,处于上中游的波动在时间上总是早于下游居民消费的波动,说明我国价格指数变动主要是成本推动型。

2.月度数据

利用月度数据来分析价格指数在短期内的传导时滞,月度数据以浙江省数据为例。月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用YGY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指数用YYC表示,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用YJM表示。利用Eviews5.0分析处理数据,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t—Statistic=—2.6243)用ADF检验结果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