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年孝心郎

在学校,他是尊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孝敬父母、尊敬爷爷的乖孩子;在社会,他是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他就是柏林乡秦桥辅导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汪舒生

毕业论文网   他有一个贫困而温暖的家   今年14岁的汪舒生家住柏林乡响井村油坊组,爷爷汪传元和父亲汪令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15年前,家境一贫如洗的汪令犬在亲友的帮助下,娶邻村残疾女穆其荣为妻,第二年便在舒城县医院生下了个男孩,遂取名汪舒生

汪舒生的记忆里,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又聋;母亲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行走靠双手移动板凳一步步地挪动,连洗衣、做饭等简单的家务也做不了,全家仅靠老实本分的父亲家里家外的忙。

每天天不亮,父亲就起床,洗衣、烧水、做饭,匆匆吃过早饭收拾好碗筷后,就到田地里忙活。

看着一家四口人的6亩多田地就父亲一人劳作,小舒生的心里多想快快长大,帮一帮父亲啊!但即使这样,父亲爷爷很是孝顺,对母亲恩爱有加,对汪舒生更是关爱备至,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其乐融融,和谐温馨。

他是敬老孝亲的乖孩子   打懂事起,汪舒生便下定决心,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同龄的玩伴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已站在凳子上洗菜、洗锅碗。

他常常跟在父亲身后,父亲在田里收麦子,他为父亲抱麦把;父亲捆完麦子用车拉,他跟在车子后面推;在打麦场里,只要他能干动的活,他都争着抢着帮父亲做。

小小的汪舒生心想:我的力气尽管小,干的事情尽管少,但只要做一件,父亲就会少一件;只要自己做一点,父亲的劳累就可以减轻一分。

在学校,看到同学们拿着丰富的早餐:牛奶、蛋糕、面包等,汪舒生也很羡慕,梦想着自己哪天也能吃上这些好吃的东西,但是羡慕羡慕,他从不要求父母给他买这些好吃的。

他知道这些东西很贵,父亲挣钱不容易,那一分一厘都是他的血汗钱,他不忍心去乱花。

偶尔父亲在外帮人家干活带回来一些好吃的给他,他只拿起来闻一闻,自己舍不得吃一口,把它留给母亲和年迈的爷爷

中午放学后,他在路上一刻也不耽误,他要赶回家,为爷爷母亲自己做饭

吃完饭后,匆忙收拾,然后飞奔去学校。

虽然中午时间很紧,但是他没有迟到过一次。

晚上放学后,如果父亲没有回家,他还要帮一家人准备晚饭,饭后主动刷锅洗碗,为的是让父亲多休息一会。

每晚,当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他会默默地为父亲打一盆热水,让他泡泡脚,等父母爷爷入睡后,他才去写作业。

虽然这样,但是他从没有过不交作业的现象。

服侍母亲、照顾爷爷成为汪舒生每天的“必修课”。

母亲行动不便,他就将饭碗、茶水送到母亲手上;爷爷岁数大了,他就给爷爷盛饭送汤。

爷爷父母吃完,他就迅速地收拾好碗筷,刷洗好锅碗。

邻里乡亲、大爷大婶们看他从小就这么懂事,无不感动的流泪!   一场不幸的突然降临   在汪舒生11岁的那一年,一场不幸突然降临到这个无辜的家庭。

那是2010年中稻收割季节,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汪舒生放下书包就到脱谷机前帮父亲递稻把,不料一粒稻子迸进了他的右眼里,当时就痛得红肿起来。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忍着剧痛,闭着右眼,继续给父亲递稻把。

第二天,父母看到他红肿的眼睛,催他到医院治疗,他为了省钱仍装得若无其事的?幼优艿窖?校。

等到第三天,他的眼镜痛得更加厉害,不得不在父亲的陪同下到县医院治疗,可医生告知他,眼睛膜已经化脓,右眼有失明危险。

面对突然降临的不幸,汪舒生的家人一筹莫展,在亲友的东拼西凑下,怀揣6000元的舅舅带着汪舒生踏上了去合肥、上海等大医院的治疗之路,但高昂的手术费一次次吓退这对舅甥俩。

在错过了最佳手术期后,舅舅带着右眼几乎失明的汪舒生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了离开快到一个月的学校。

汪舒生很清楚自己眼睛的状况,也很了解自己的家境,理解父母的难处,面对快要残废的右眼,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虽然他还一如既往地帮助父母做家务,像从前一样孝敬年迈的爷爷和残疾的母亲,但他的灿烂笑容没有了,话语比以前更少了。

他有个最大的梦想,就是尽快凑足手术费用,让自己右眼早一天好起来。

他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他一把,他将用一生一世来报答这些好人,用知识报效国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