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某取水工程对通航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 要: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增江干流某取水工程附近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工程前后附近航道的流速、流向和水位等水流特性变化,分析了3种典型流量下取水工程对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范围和程度,其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和航道管理提供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航道影响 取水工程 数学模型 流速流态   某水厂设在增江廖村地段,水厂设计取水能力为12万m3/d,取水方式采用岸边式取水泵房。

取水口距离下游增城大桥约2km,下游初溪拦河坝约11.5km。

工程所在增江干流河道该段航道规划等级为内河VI级。

工程河段水域宽阔,河面宽度约为210~420m。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水流数值模型,计算了增江干流某取水工程兴建后附近水域的流速流态变化,定量分析了取水工程河道通航水流条件影响,其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为行政主管部门航道管理提供依据。

1.数学模型建立与率定   1. 1数学模型的建立   (1)基本方程。

本研究采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其控制方程如下:   (2)计算方法。

上述方程组利用ADI法离散并求得数值解。

主要计算方法如下:设Δt,Δx,Δy分别为时间步长和x,y方向上的空间步长,在时间上将Δt分成两个半步长,计算采用隐、显格式交替方向进行,即在nΔt~(n+1/2)Δt半步长上,用隐格式离散连续方程和x方向上的动力方程,求得(n+1/2)Δt时层上的z和u,对y方向上的动力方程则用显式离散,并求得(n+1/2)Δt时层上的v;然后在(n+1/2)Δt~(n+1)Δt半步长上,用隐格式离散连续方程和y方向上的动力方程,求得(n+1)Δt时层上的z和v,对x方向上的动力方程则用显式离散,并求得(n+1)Δt时层上的u。

(3)计算范围及网格布置。

模型研究范围虽为单一河道,但河道的地形复杂多样,岸线曲折。

对于这样一个水域,如果采用传统的矩形网格进行离散,势必造成边界模拟精度不高,计算工作量巨大等缺陷,直接影响模型研究的精度。

为此,采用贴体正交曲线网格划分程序对二维模型计算区域剖分,网格采用贴体正交曲线网格,共布网格18282个,最小网格尺寸约2m~3m。

1.2数学模型的验证   (1)验证水文条件

模型验证资料根据一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进行验证,由于研究区域缺乏实测流速(流量)资料,流量的验证由麒麟咀水位曲线关系进行推求。

(2)误差统计。

由于计算河段为单一河段,水位验证效果很好。

流量的推求值与计算值也较接近,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计算流速与流量与动力地貌结构相适应,在合理的物理范围内。

(3)验证成果分析。

从以上验证成果可见,水位和流量验证与推算值吻合较好,因河道为单向流,流速分布符合河道水流规律,但总体上模型验证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符合规程规定的精度,可用于该水厂取水工程对通航影响方案计算。

2.拟建工程方案通航水流条件计算与分析   2. 1计算水文条件   (1)枯水水文条件,麒麟咀34.9m3/s流量与下游初溪坝上水位6.0m;(2)中水水文条件,麒麟咀多年平均流量125.51m3/s流量与下游初溪坝上水位6.0m;(3)洪水水文条件,麒麟咀站5年一遇流量2250m3/s与下游初溪坝上水位7.09m。

2.2工程河道水位影响   由于工程取水,会造成河道局部区域水位下降,在洪水情况下,因取水量相对甚微,工程取水引起工程附近水域的水位基本没有变化,仅在取水头部有—0.001m的降幅;在中水情况下,取水工程引起的水位变幅也甚微,最大值在取水头部仅—0.002m。

枯水条件下,取水工程会对附近区域的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大水位降幅发生在取水头部,其值为—0.003m。

2.3工程后对河道流速变化影响范围   工程后,在不同水文条件下,流速变化最大部位在取水建筑物附近,这种变化引起上下游河道水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水面和流速呈现出由取水口向上下游逐渐递减的规律,影响范围河道下泄径流量大小密切相关,若不考虑取水建筑物的阻水效应,则由于取水使河道过水流量减小了,其效应会使取水口上游流速增加,下游流速减小。

洪水水文条件下,取水工程影响范围主要在取水头部上、下游约600m的范围

取水口位置流速有较大的变化流速减小值为0.16cm/s远离取水头部,向上游流速略有增加,向下游流速略有减小,变化幅度均是越远离取水口,变幅越小,流速变化等值线向下游方向延伸较远,即对下游影响距离稍远。

流速变化幅度都较小,对航道轴线流速影响不大。

2.4工程后对河道横向流速变化影响范围   洪水水文条件下,取水口附近横向流速增加,主要影响取水头部附近水域,对取水口上下游影响小。

最大横向流速变化发生在取水头部26#及邻近的31#采样点,横向流速变幅为0.25~0.49cm/s。

中水水文条件下,影响趋势与洪水条件不同,影响范围明显增大。

最大横向流速变化值为1.06cm/s,也是发生在取水头部位置。

基本在本工程取水口距岸边约100m,上下宽约100m的范围流速才有变化

变化相对较大的涡流区域位于取水口附近20m范围内。

枯水水文条件下,影响趋势与中水条件不同,影响范围比中水条件稍大。

最大横向流速变化值为1.14cm/s,基本在本工程取水口距岸边约100m,上下宽约100m的范围内。

变化相对较大的涡流区域位于取水口附近20m范围内。

3.结语   (1)建立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经验证能较好的模拟工程前后的流速流态,可用于取水工程对于航道通航条件影响研究。

(2)取水工程取水时造成的最大水位降落不超过0.3cm,影响范围不超过100m,不影响该河段的通航水深。

(3)工程建设后,主航道航行条件不受影响,但在取水口靠近岸边一侧水流条件有所改变,流速及横向流速均有所增加,并随着距取水口的距离变远逐渐变弱。

流态受影响范围局限在取水口上下游100m范围内,变化很小,相对变化较大的涡流区域局限在取水口附近20m范围

因此,该水厂取水工程不会对航道的正常通航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庞启秀,庄小将,黄哲浩等.跨海大桥桥墩对周围海区水动力环境影响数值模拟[J].水道港口,2008,29(1):16—20.   [2]高峰,陈汉宝.华能营口电厂取水工程的流场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07(7):403—40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