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小胡同走出大记者]翰石文化传媒 记者张刚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   这位答记者问的记者,就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济南市人大代表、齐鲁晚报社区记者张刚

眼前的张刚,板寸头,国字脸,肤色黝黑,操一口带着西北腔的普通话,有着善良的笑容和淳朴的眼神儿。

虽然自2006年起,他已习惯了被各级、各类媒体记者拉着“刨根问底”,可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真的没什么。

”神情就像他家乡甘肃定西高原的黄土一样,坚忍、厚重、诚朴。

也许诚如张刚所说,他的记者生涯真的没什么,他没上过战场,没见证过重大历史事件,没揭过什么惊天黑幕,全国有几十万记者,为什么要写张刚?也许,我们要从张刚的身上,为三个问题寻找答案:      做什么样记者――   在这个全媒体、自媒体的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记者?   ▲“干这点活儿,累不着”   张刚性格沉稳,你很少听见他高声说话。

可泥人也有个土性子,2000年7月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考进齐鲁晚报,报社没按惯例给他“分口”,却让他去跑社区张刚就没掩饰住心里的失落:心目中的记者,应该是全国各地跑,见大世面,报道大事件。

社区整天和大爷大妈打交道,既没面子,恐怕也难有什么大出息。

尽管并不十分情愿,性情坚忍的张刚还是决定试一试,先跑起来再说。

第一次到青年公园街道槐荫广场社区建立联系点,居委会主任何希梅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说:“哎哟!多少年了,我们这里从来没来过记者,省报记者能到最基层的社区来?不会是走形式吧?”人家的怀疑反倒激起了张刚的犟劲儿:“这社区我还跑定了。

”   一辆自行车、一张地图、一瓶矿泉水,是张刚社区的基本装备,很快,最初联系的槐荫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120多个居委会都留下了张刚的足迹。

在妻子牛晓玲眼中,张刚是个“错时症”患者:“人家都是8小时工作制,他呢,正好颠倒了,早晨7点出门,晚上10点11点回来,我和孩子,有时一天和他不照面儿。

”为了配合张刚的“错时症”,刚结婚的那几年,牛晓玲双休日的节目就是和张刚一起去采访,有了孩子,这个习惯才不得不改了。

牛晓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夏末,张刚骑自行车带着怀孕4个月的牛晓玲预备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突然大雨如注,地势低洼的济南北部有几个地方被水淹了。

雨势稍减,张刚带着牛晓玲直奔地势最低洼的被水淹的白鹤庄一带。

医院没去成,现场新闻发回了报社。

这事儿,张刚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怕,听妻子讲起,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同事眼中,张刚也非“正常人”。

“如果说晚报记者个个都是工作‘超人’,超时的‘超’,张刚就是工作‘狂人’。

最多时一天写十几篇稿,一个月发上百篇稿,连续几年霸着发稿冠军的位置不放手。

别忘了,张刚不是热线记者,不能靠在办公室听电话找线索。

他的每篇稿子都是到社区用脚跑回来的。

不是‘狂人’,根本挺不下来。

张刚的同事小董,形容起张刚来写稿子似的绘声绘色。

如果你说张刚敬业,他的回答让你一愣:“干这点活,累不着。

在我老家的有些地方,想喝口水都得挑着担子上坡下岭走几里路。

咱从小干过农活,粮管所扛过200斤粮袋,写个稿能累着?”   ▲“帮这几个钱,穷不了”   一个勤字让张刚敲开了社区新闻的门,一到社区,总有相熟的大爷大妈拉着他问长问短,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更是不见外:“张刚,自己倒水喝。

”有时坐公交车,一些读者一眼认出了张刚,赶紧反映情况:“张刚,我们小区没路灯,快呼吁呼吁……”“有事找张刚”成了不少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时间长了,本来是到社区找“稿”的张刚,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认亲。

老牛去年‘七一’走了。

”说这话时张刚眼圈一红。

多年前,在槐荫区振兴街采访时,居委会主任韩秀芝把张刚领进了牛汉武的家。

老牛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妻子赵俊英辞去厂长的职务,一边侍候丈夫,一边靠卖包子维持生计。

在赵俊英的悉心照料下,老牛奇迹般地苏醒了。

长篇通讯《真爱唤醒植物人丈夫》见报了,读者们给老牛家捐了钱、送来了轮椅。

工作结束了,可张刚老牛家的缘分没有断。

社区采访,张刚总要到老牛家看看,有空,就推着老牛出来走走,用过的旧报纸,也定期给老牛送去,让他剪报纸做康复训练。

妻子牛晓玲也经常跟着张刚一起去看老牛,就像走亲戚。

过节时单位发点鱼、发捆葱,他自己不吃,拿到老牛家去了。

自己挑着千斤重担,张刚却习惯了随时伸手扶别人一把。

去天桥区一所小学采访被民警解救的孩子小燕子,帮她垫上生活费;去市立一院采访受伤的民工,给人家垫上药费。

要知道,那时的他上大学时欠下的4000元债务尚未还清,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学需要学费,妻子牛晓玲刚到济南一时还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全家的重担都在张刚一人肩上。

张刚心软,见不得别人受苦,见不得别人有难处,张刚自己有时也疑惑,一个好记者不是应该冷静客观吗?可一位新闻同行的话让他释然:“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根本不配当记者

”居委会的何姨、陈大姐,剪纸的栾大娘、做马扎的陈大哥,还有摆小摊的、开出租的,有残疾人,有特困户。

11年社区跑下来,西北人张刚在济南的“亲戚”多得数不清。

张刚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任他。

也许这个西北穷孩子身上的泥土气,让他融入社区百姓时,就像尘归于土一样自然而然、浑然一体。

当然,也有人说他傻:“张刚,有人当记者收红包、拿车马费,你可倒好,啥都自费,还倒贴,图什么?”张刚说:“拿那几个钱富不了,别说别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帮这几个钱也穷不了,图个心安。

”      做什么样新闻――   有什么样记者,就有什么样新闻

一如人品支撑作品,作风决定文风。

▲白描式新闻:人在现场   2000年张刚开始跑社区的时候,社区还是个新概念,什么是社区新闻社区新闻怎么写?没人能告诉张刚

张刚一头扎进社区,从好人好事写起。

一篇《拣到2万元不动心,破烂王急寻存折主人》的消息见报了。

张刚自认把新闻科班里学到的看家本事都使上了,倒金字塔结构,“5个W”俱全。

可是,却遭到了内部评报的批评:一是�嗦,二是一个“破烂王”根本就不可能这么说话。

张刚有点晕,但张刚的执着帮助了他,有事没事都泡在社区,就不信写不出像样的“社区新闻”。

又一篇报道《狗被撞死之后》见报了,从猛烈的刹车声写起,到狗主人的哭叫,再到司机的争吵、怒骂,再到最终只剩一张狗皮,一篇白描式的现场新闻,却暗藏着记者的褒贬。

同行称赞,老百姓爱看,张刚一下子找到了社区新闻的感觉:社区满眼是新闻,但不能用套话、官话写,写法不换、角度不换,老百姓没法看。

换了,不但能发,还能上头条、评好稿。

找到窍门的张刚一跃成为当时的发稿冠军。

▲体验式新闻:心在现场   在齐鲁晚报发出第一篇重头稿的前前后后,张刚至今历历在目。

离春节还有几天了,张刚从部门主任手里接过200元钱,也接过了一个新任务:当一星期水果贩,写篇体验新闻

贩水果,得有辆三轮车。

好容易才找到租三轮车的地方,交上押金推出来,才想起自己还不会骑。

找了个空场,练了大半天,总算能骑着三轮车走了。

第二天凌晨4点就起床,到5点,张刚满头大汗来到位于八里桥的水果批发市场,本以为起得绝早,却发现已经来晚了,好几种水果已经批发完了。

第二天起得更早。

终于能出摊了,没想到又遇上了难题:偏僻的位置没买主,稍好的位置都让先到的小贩占了,想搭边儿立刻就被人撵走了。

白天出摊卖水果,晚上除了记笔记,就是躺在出租屋的小床上,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一边流眼泪,除夕的鞭炮声,就像炸响在张刚的心上。

一周后,一篇6000多字的体验新闻见报了,张刚的账算得很细,一周的辛劳,他只保住了200元本金。

很长一段时间,张刚做体验式新闻上了瘾:搬家工、送水工、环卫工、动物饲养员……张刚和底层百姓的距离,报纸和底层百姓的距离,就在这一篇篇报道中越来越近。

谈起这些,张刚脸上露出了罕见的自得之色:“前天偶然翻了一下剪报,没想到自己还写过这么好的稿子。

”   ▲介入式新闻、调查式新闻:入得现场,出得现场   对社区的人越来越熟,对社区的事了解得越来越深,但一度张刚也很困惑,如何从大爷大妈、路灯井盖的琐事中跳出来?张刚在寻找突破自我的出路。

百转千回,张刚还是在基层百姓那里找到了答案。

张刚喝过不少酒,最难忘的一杯,是一位身患癌症的读者于老先生在临终之前,嘱托他楼下的邻居请张刚喝的。

此前,因为园林部门在英雄山广场安了个篮球架,恰好在于老楼下紧挨着他的窗户,日夜不停的打球声吵得身体不好的于老无法休息,无奈之下给张刚写了封信,让他帮着协调一下,将篮球架向外移十来米。

张刚写了报道,跑了若干趟主管部门,事情解决了,于老打电话给张刚,现在要到青岛看病,等回来一定请他喝酒。

过了几个月,张刚突然接到于老邻居谢先生的电话,说于老在病榻上嘱托他,有瓶茅台酒珍藏了十多年舍不得喝,本来想请请小张,看来做不到了,让谢先生一定替他达成心愿。

喝完这杯发黄的茅台酒,张刚想了很多,只不过写了一篇小稿件,协调管理部门将一个篮球架移开了十多米,这么一点小事,却能让一位癌症患者在临终之际对一个素未谋面的记者念念不忘。

读者的这分感情,这分信任,让张刚明白,记者最大的力量来自手中的笔,来自他身后的媒体

他要用这力量,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做介入式新闻张刚连续多年跟踪报道下岗女工胡立华,寻销路、找资金、仓库失火后如何重新站起来,每一篇稿子都直指下岗再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难题。

昔日的下岗女工成了今日华轩结艺的经理,还义务为老年大学上起了手工课。

做介入式新闻,通过《守着公交站,坐车却犯难》的报道,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西周社区周边6000多居民乘公交车要走半小时的难题。

做调查式新闻张刚与同事持续追踪泔水猪,连发十多篇报道,直至引起中央高层批示,八部门联手彻底根治泔水猪;做调查式新闻张刚与同事追问《小巷总理为何流失》、《居委会为何进不了高档社区》、《业主和管家纷争几时休?》,直至这些问题得到了全部或部分解决。

新闻记录历史,有时,新闻也引导社会变革、推动历史发展。

虽然做的是社区新闻张刚依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什么样媒体――   媒体是产业,更是新闻舆论阵地,还是社会公器与良知。

什么样媒体,就塑造什么样记者,报道什么样新闻

▲“六字诀”带出一群“小张刚”   在山东新闻界,张刚不是一个个体,张刚是一种“现象”。

张刚社区之旅从不孤单。

社区一年,鉴于张刚百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齐鲁晚报专门开辟了《张刚在您身边》专栏,这是齐鲁晚报创刊以来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

张刚社区记者”的大名片也挂进了多个社区

2002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新闻界、理论界专门召开“张刚现象理论研讨会”,探讨张刚现象对于媒体践行“三贴近”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2003年,张刚当选为济南市人大代表。

2004年初,齐鲁晚报成立了“张刚工作室”,从单打独斗到带领一个团队,让张刚倍感责任重大。

张刚把自己总结的胡同记者“六字诀”:认准一个“苦”字,落脚一个“民”字,做到一个“实”字,坚持一个“廉”字,突出一个“新”字,咬定一个“学”字,倾囊传授给了工作室的年轻人。

可是,要让一心想做“大记者”的80后们认识到“胡同记者”、“平民记者”的价值,并不容易。

更有说服力的影响来自实践。

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打了一场新闻遭遇战。

2004年4月,济南某景区管理处突然决定:从当月16日起夜间封园。

没有征求百姓的意见就封园,这种做法妥当吗?张刚和同事随即推出了3篇重磅新闻

当月15日,张刚又与济南市其他7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

16日当天,景区管理处撤销封园决定。

当团队一起欢呼胜利的时候,张刚说,这是民意的胜利,民意不可违。

只要我们始终代表着民意,我们就有无穷的力量。

2010年9月正式进入张刚工作室工作的新记者林媛媛,在同事眼中只是个小妹妹,却是实验中学学生陈联心里最亲的“林姐姐”。

陈朕父亲因病去逝,有心脏病的母亲靠打零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张刚大篷车的活动中林媛媛结识了母子二人,从此,陈朕家不管有什么困难,“林姐姐”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

陈朕说:“林姐姐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帮助,而是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   入职一年多,林媛媛很快在社区里结下了一群“亲戚”,彩石镇的林春祥一家、银丰社区的阎奶奶……   和张刚一样,越来越多的齐鲁晚报记者坚信,“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他们冒着风险去传销巢穴卧底解救被骗的学生,他们顶着风雪去交通不便的小山村访贫问苦,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在“足不出户”的新闻越来越多的时代,他们致力于探求真相、传播真知、传递真情。

一张世界排名第22位的报纸的影响力,就是张刚这样的记者一个字一个字累积起来的。

▲自行车变“大篷车”,服务平台升级换代   2010年3月7日,一辆特别的“大篷车”徐徐开进了济南市七东社区

这一天,齐鲁晚报正式启动了新闻服务社区项目――“张刚大篷车”,张刚服务社区的平台再次升级。

从自行车到大篷车,是张刚自我突破的结果,更是齐鲁晚报落实“三贴近”的又一次创新和探索。

“以前我们被动服务的时候多,等着老百姓求助。

现在,我们能不能主动把新闻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能不能利用媒体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百姓服务?”   精心策划之后,“张刚大篷车”开动了,首站选在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前。

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张刚大篷车”联合济南市工商局商品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社区,摆上检测仪器,为市民免费检测食品安全。

在家门口给免费检测?这等好事吸引了很多居民,现场排了长队。

“首站”告捷,让“张刚大篷车”团队有了更大的精神头。

之后,“张刚大篷车”又连续推出了网购维权大讲堂、免费鉴宝等专题活动,“大篷车”的品牌迅速叫响了。

上了“大篷车”的张刚,也从走社区、发掘新闻,变成了整合资源、主动服务。

他更忙碌了,策划活动,他要出主意、想办法;活动现场,他是总指挥;哪个环节缺人手,他立刻又成了补岗的小工。

活动越搞越大,“张刚大篷车”开出了济南,开向了聊城、济宁。

人气越来越旺,“张刚大篷车”吸引了一批规模庞大的铁杆“车迷”,每场活动,都有身份各异、年龄千差万别的“车迷”志愿者义务来帮忙。

80多岁的闫云禾老人就是一位车迷。

几乎“大篷车”的每场活动老人都来参加,“大篷车”栏目组到哪里,他跟到哪里。

老闫每次带着相机四处拍照,成了“张刚大篷车”的义务宣传员。

他还时常给活动提建议,出点子。

张刚和他的团队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力量正在逐渐强大。

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主动找上门来。

市城管局来了,与“大篷车”一起搞了“蔬菜直销进社区”;市旅游局来了,联合“大篷车”搞一个“助贫祈福”进社区;市政公用局来了,联合“大篷车”进社区解决供水、供暖难题。

“现在想联合搞活动得排队了。

张刚语气里满带自豪。

目前,“张刚大篷车”与济南市25个职能部门签订了共建协议,未来一两年内,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建100个联系点,走遍全济南400多个社区

源源不断加入的社会力量,让“大篷车”的服务网越织越大。

张刚大篷车”像一块磁铁,把一批济南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爱心志愿者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强大力量。

张刚大篷车”更像一座桥梁,在转型社会的复杂局面中,担当起疏通民意、联通上下、构建和谐的责任。

其实,“张刚大篷车”只是齐鲁晚报担当社会责任、以新闻服务民众的一个侧面和缩影,但百姓们的态度,却为他们需要什么样媒体做了最好注脚。

在“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上,热心读者自发给“大篷车”送来件件朴实无华的礼物:年轻读者李燕子送来了一袋自家种的小石榴,一袋小石榴,寄托着一名老师,为受到“大篷车”帮助的孩子们表达的感动;年逾六旬的孟凡模送来了一沓垃圾袋,寄托着他借“大篷车”之力推行环保的梦想;一位市民送来了一百桶花生油,没留下姓名,只留下一句话:让“张刚大篷车”送给困难居民过年,我信任你们……更多的读者,送来的只是一句嘱托,一条建议。

这些,是百姓授给“张刚大篷车”金光闪闪的勋章。

▲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美丽,而是为了赞美脚下的土地   一家媒体的文化积淀,就像容器之于水一样,塑造着记者们的文化人格、职业品格。

2010年记者节,张刚与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为大众报业集团旗下子媒体)旗下十几家媒体的青年记者们一起赴大众日报创刊地沂水寻根。

这一天,又一口由大众报人出资上百万元打下的深井,涌出了甘甜的清流,又有几个村的群众告别了饮用“地窖水”的历史。

大众日报这张有着70多年历史,从战火中走来的报纸,正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一直把严守舆论阵地、服务社会民生、担当社会责任当做第一追求。

那天,看着现场的群众有的捧起水喜极而泣,有的感激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张刚的眼睛湿润了。

在随后的记者节感言中,张刚这样说道:“看到大众报人与老区人民70多年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让我领悟到,我们与群众的感情,不是同情怜悯,更不是施舍,而是水乳交融、血脉相连。

”   一张与民众血肉相连的报纸,养育出张刚这样的平民记者,不足为奇。

张刚在一次报告会上这样表达一个媒体人与媒体的关系:个人成长与所处的平台的关系,就像植物开出芬芳的花朵,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美丽,而是为了赞美脚下的土地。

张刚:200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进入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工作,从事社区新闻报道。

2003年当选为山东省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当选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2006年组建的社区团队“张刚社区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

践行“走转改”,推出“张刚大篷车”进社区服务活动,带领年轻记者团队帮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连续当选济南市第十三、十四届优秀人大代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