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8月COPD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常规组25例。

常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患者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PaO2、PaCO2、PH进行对比,并比较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死亡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PaO2、PaCO2、PH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患者治疗后HR、PaO2、PaCO2、PH均优于常规组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以肺部炎症所致呼吸衰竭临床表现,预后差,临床治疗通气情况改善为原则。

虽然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可快速有效改善通气情况,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的缺陷 [1]。

本文探讨了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8月COPD呼吸衰竭患者50例,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将气道大量分泌物、意识障碍、酸中毒、严重低氧血症、咯血、有贲门切除术史者排除。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常规组25例。

其中:干预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62―83岁,平均年龄为72.42±5.12岁。

病程2年—22年,平均病程为14.12±5.11年。

常规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在60―85岁,平均年龄为72.52±5.12岁。

病程3年—22年,平均病程为14.53±5.4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高,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营养支持、祛痰等。

干预患者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应用经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S/T模式,初始吸气正压和呼气正压分别为10—12cmH2O和3—5cmH2O,根据患者耐受性、通气量、血气分析结果等进行调整,氧流量的控制以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为准,病情好转后适当降低参数,间断性将停机时间延长,每天3次,上午下午各通气2小时,晚上8小时,治疗1周。

两组病情无改善且持续恶化,均转用有创通气治疗[2]。

1.3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PaO2、PaCO2、PH进行对比,并比较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相比数据进行分析,HR、PaO2、PaCO2、PH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均数t检验;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死亡率属于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干预患者治疗后HR、PaO2、PaCO2、PH均优于常规组P参考文献】   [1]陈俊东,郑利先,罗巍等.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24(14):78—79.   [2]许莉,徐淑晖,颜浩等.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合并呼衰的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4,14(3):197—198.   [3]陈卫英,黄政,梅英杰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16):66,68.   [4]李光明,陆小娜,方育霞等.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13):3767—3769.   [5]吴庆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19—2920.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