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案 疑难牙痛案

疑难牙痛案      潜××,女,50岁,吾之邻居。

初诊日期:2000年10月20日晚10时。

家属代诉右侧牙痛难忍已1小时,已口服芬必得6片,疼痛不减。

既往有牙痛史,但从未有如此程度,且口服芬必得1片可缓解。

余观其神色,极度痛苦,呻吟不断,双目半睁,毫无神色,令其张开口,视其右牙床,并未见牙床异常红肿,口腔无溃疡。

舌暗红苔略黄脉弦紧。

其人平素喜食辛辣,拟诊为胃肠积热胃火上冲的胃火牙痛,西医诊断可能为牙髓炎。

针刺患侧穴:颊车、下关、合谷、大迎、内庭。

毫针用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针入痛减,取针时患者已入睡,估计因疼痛耗伤心力所致,当晚入睡。

此后2日余出差,第3日晚8时又谓余曰:痛势又作矣,较上次略减,服止痛药无效。

余遂以同法治之,疼痛减轻,尚能忍受。

隔1日牙痛又作,痛势较前2次略减,余详问病史,曰:断续牙痛已10余年矣,今年病势尤剧。

余自思曰:此病有宿根,胃肠积热无疑。

嘱其松带,余按其腹部,天枢穴处压痛明显,穴下有结节状物压之觉痛。

遂取毫针先泻双侧天枢行九六之数,患者觉针下抽痛,次针大迎、颊车合谷针入痛止,次日复针1次,天枢穴处结节状物渐消。

嘱其忌食辛辣,随访至今疼痛未见复发。

按语:牙痛,针头面部常规穴只有即时疗效,几经反复,因思久病入脏腑,病有宿根,乃热毒结聚腹内,不时升腾,遂致牙痛频作。

仅针头面部穴只是"扬汤止沸",取天枢泻其热结,乃是"釜底抽薪",且天枢穴能枢转上下,引热下行,又为大肠募穴,胃经经穴,兼调手足阳明二经,且阳明经入齿中,故而牙痛顿止。

今举一案以备同道参考。

湖北448000 荆门市康复医院针推科 雷胜龙   (收稿日期:2002—04—15,成平发稿)。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