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脂联素检测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血清瘦素浓度、脂联素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法,对5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及3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瘦素脂联素测定,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腰围/身高比值),并与30例健康者做比较,分析素数、脂联素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且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结论: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瘦素水平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与血糖升高无关联,但与肥胖有关,血清脂联素对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血清瘦素。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键词:血清瘦素血清脂联素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相关性 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血清瘦素脂联素浓度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关系密切,瘦素脂联素等脂源性细胞因子均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1—2]。本研究旨在探讨瘦素脂联素高血压、高血糖及肥胖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代写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代写论文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诊断为高血压患者93例,其中男64例,女29例,年龄38~79岁。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男21例,女9例,年龄36~74岁。排除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2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3]:采用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高血压联盟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糖尿病诊断标准[4]:根据1999年WH0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肥胖诊断标准[5]: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标准。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3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GC—1200γ计数仪,脂联素抵抗素ELISA试剂盒由天津协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瘦素放免试剂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 1.4方法:将9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观察组A为单纯高血压患者38例,观察组B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另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禁食8~12 h,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法,对上述三组受试者进行瘦素脂联素测定,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30例健康者做比较,分析瘦素脂联素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 结果 论文网。

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观察组A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两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与观察组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见表1 毕业论文

表1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论文代写

组别 例数 论文代写

瘦素(μg/L)。

论文网。

脂联素(mg/L) 作文 /zuowen/。

胰岛素抵抗素指数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观察组A 论文代写

38。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5.62±2.59 论文代写

8.36±3.54 论文代写

4.21±2.19。

论文代写

观察组B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55 代写论文

5.58±2.61。

代写论文

6.27±2.19 论文代写

7.53±4.86 论文代写

健康对照者 毕业论文

30 论文代写

3.17±1.28 论文网。

14.03±4.31 代写论文

2.21±0.73 论文网 3 讨论 毕业论文

血清脂联素是1995年由Scherer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内脏脂肪组织是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脂联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的作用,并能促进脂肪、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6];本研究发现其含量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比单纯高血压患者低,表明脂联素在调节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脂联素还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引起血压下降,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低脂联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血清脂联素能抑制TNF—α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及在巨噬细胞中的合成,而TNF—α可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的丝氨酸磷酸化,降低底物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能力,引起胰岛素抵抗抵抗素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参与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本研究显示脂联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并且脂联素浓度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大于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正常生理状态下,脂肪细胞在胰岛素的刺激下分泌瘦素,反过来瘦素亦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反馈性抑制胰岛素分泌,胰岛—脂肪细胞轴通过瘦素胰岛素为信息链形成反馈环路,调节机体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同时瘦素还具有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强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影响水、电解质平衡等作用。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清瘦素水平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肥胖呈正相关,提示瘦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压,影响糖及脂肪代谢。 论文网。

血清脂联素水平主要与内脏脂肪相关,而血清瘦素水平与皮下脂肪含量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的形成与内脏及皮下脂肪含量都有关。本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血压及肥胖呈正相关,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加上胰岛素抵抗三者共同的病理基础构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伴有凝血、纤溶系统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分泌减少,内皮素、血栓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引起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高血脂及高胰岛素状态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形态;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升高也可引起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平衡失调,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紊乱。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总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人低,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血压水平及肥胖呈正相关,与血糖升高无关联,血清脂联素对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血清瘦素

毕业论文

4 参考文献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 简立国,樊清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7):19.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高丽萍,罗建平,张国成,等.不同人群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5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S].1999.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4] 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部.WHO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的定义、诊断、分型与糖尿病并发症[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8(4):52. 论文网。

[5] 李秀钧.脂肪组织是又一个新的内分泌器官[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3):129.

毕业论文

[6] Isezuo SA.The metabolic syndrome:Rview of current concepts[J].Niger Postgrad Med J,2006,13(3):247.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