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魅力_从构成美的角度领略五线谱的魅力

摘要:超越传统方式的来理解音乐五线谱所传达出的视觉艺术美。

本文所强调的不是音乐家演奏出的听觉上的“音乐美”而是五线谱表现形式的“构成美”。

关键词:五线谱 构成 点线面 视觉美      以传统方式来理解,音乐一种听觉艺术,却忽略了五线谱所传达出的视觉艺术美。

本文所强调的不是音乐家演奏出的听觉上的“音乐美”而是五线谱表现形式的“构成美”。

单个音符就如同平面构成中最基本元素之一的点:单独的某个点是静止的、无意义的,只有将“点、线、面”按照某种审美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它们才能灵动起来,带给人们绝妙的视觉美感,这种美感大多来自属于音乐一种通感――韵律

两门艺术的融合使得人们从单纯的乐曲欣赏走向了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双重享受。

乐谱,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

一个个灵动的点跳跃于五线之间形成五线谱,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体现上下、左右、远近等空间感。

人们不妨超越传统而透过一个新的视角――用点、线、面的构成来领悟和探讨音乐家们绘制出的艺术作品,同样能体会到旋律的跳动、韵律的流淌。

观赏者只看乐谱也能体会到纯粹的形式美感以及完美声线的再现。

正如佛家所云:“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五线谱中蕴藏着的很多构成美法则:   1. 比例,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或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古希腊人热衷于用数学解释世界,尤其是音乐的这种情形,认为比例才是基础。

2.节奏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这种律动的速率,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形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骼。

图1为钢琴曲《梁祝》引子的后半段,其节奏为强、弱、次强、弱。

刘承华在谈到“音粒的形状”(指“在演奏乐器或歌唱发声时的出音给人的单个形体感觉”)时提出中国乐器的发音呈水滴状,“这种形状造成一种动势,使音乐的表现获得一种特别的深度和力度。

”他所谈到的水滴状就如音符的形状一般。

五线谱中,音符所代表的点在篇章中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它们灵动地奔跑着,跳跃着,活力十足,魅力四射,具有视觉的起伏感、空间感。

从图1获得的图形――图2,视觉形象与其演奏时听众所能感受到的听觉形象无形之中统一起来。

音符所代表的点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感,也就是刘承华谈到的动势。

正是这种动势蕴涵着一种曲折连绵的趋势,把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3.重复:重复是表达形式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指某一单元形或同一形式有规律地反复、频繁出现,形成一种富有秩序和节奏的统一效果。

作曲技法中,重复往往用来强调某阶段主题或乐思以及力量的积蓄、酝酿,为即将到来的高潮作铺垫。

在图3――马克西姆的《KOLIBRE》中,重复技法却是巧妙地用来模仿蜂鸟拍打翅膀发出的嗡嗡声。

整体表现的同时又具有细节的变化。

从图3获得的图形――图4,“点以及点移动而成的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面,体现出秩序与节奏的高度统一。

4.对比,是将反差较大的两个或者多个视觉要素排列在一起,使设计主题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为活跃。

常见的对比有:形状的大小,线条的长短、曲直,个体的高矮、厚薄、宽窄等,体现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说: “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顺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

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

”这么说来,绘画中的线条是有个性和情境的,这与五线谱线条所展示出的交错、蜿蜒极其相似。

图5为马克西姆钢琴曲《Exodus》选段

这首作品气势宏大,旋律中音符半音级进上行和下行,表现出一泻而下的强烈情感起伏。

从图5获得的图形――图6,不同形式的线条对比,点疏密排列而成的波动、起伏感,使整个理性的作品有了感性的体验。

5.调和,协调、和谐,使和谐。

汉・贾谊 《新书・六术》:“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

”用各种方式将处于矛盾之中的元素相互协调起来。

图7是马克西姆钢琴曲《KOLIBRE》选段,高超的演奏技巧奏出一段连续上行的美妙分解和弦。

视觉上,长长短短的连音线把高低错落的音符连接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调和了各个音符的孤立存在以及直线所带来的生硬感、单一性,增加了整幅作品的形式美。

6.对称,图形或物体相对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洪深在《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中谈到:“画面构成的第一条原则是‘对称’:左右相等,不偏不倚。

” 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稳定、均匀、整齐感。

图8为《哈农练习曲》选段从图八获得的图形――图9,体现出一种理性的对称美。

7.韵律,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歌德说:美丽属于韵律

仅从视觉艺术方面来欣赏,五线谱的形式意味正是值得强调的部分。

图10为《梁祝》选段音符波动延绵的频率,使得整篇乐章散发出强烈的韵律美感。

五线谱构成艺术是异质而同构、相异但相通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领域但是相互影响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音符的坠落与飞扬使得这一幅幅抽象作品具有了节奏韵律美;音符的律动不仅让观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空间的变幻,更能感受到构成艺术与音乐艺术相交融的魅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