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空经济助推贵阳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临空经济助推贵阳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中国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开放合作大战略,对经略周边,拓展我国发展空间,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必将重构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对外贸易格局,国内各地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贵阳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自身经济实力较弱,但又肩负着带领贵州和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的使命。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实施为重要机遇,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以开放合作实现后发赶超,对贵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贵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贵阳地处西部内陆地区,既不沿边也不沿海,加之深处云贵高原腹地,通过陆路对外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但贵阳是西南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是连接四川、重庆、云南、湖南、广西等省区市的重要交通节点,是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交汇点,是西北、西南地区和中南部分地区通往珠三角、南亚和东南亚的战略通道,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能够快速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枢纽。  著名经济学家卡萨达教授(John. D. Kasarda)认为,继海港、河流、铁路和高速公路之后,临空经济将成为第五波浪潮。这一波浪潮使得航空交通枢纽可望成为经济重镇。这是因为航空运输便捷、高效,空港所在地为吸引高端产业、高端要素落户创造了机会。临空经济产业多以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航空物流、商贸、金融、航空服务、会议会展、总部经济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是西南地本文由收集整理区重要国际机场,201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253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超过11万次。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依托的贵州双龙航空经济区贵阳对外联通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平台,依托航空运输和物流业的速度、效率优势,促进临空经济区在汇集产业要素、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有利于我国更好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设双龙临空经济区,对于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航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贵阳临空经济发展基础  贵州省双龙航空经济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核心,范围涉及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25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55平方公里),辐射范围1600平方公里。航空经济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经济区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以发展临空经济为目标,集聚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是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战略平台。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贵阳市中心城区约11公里。2014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2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万吨,起降架次11.3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9.6%、6.0%和21.9%。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共有16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营运。  贵阳是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和物流中心。铁路方面,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沙至贵阳段已开通运营,渝黔高铁、成贵高铁和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正在建设中,贵阳至南宁高铁预计今年年底将开工建设,贵州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公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贵州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已达15条,实现了与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滇中经济区的快捷连接。通畅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为贵阳机场开展联程联运和陆空衔接,全力打造西南国际航空物流新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航空经济区所在的黔中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产业园区集聚,产业发展环境优越。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高端产品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产业链、大数据金融等五大产业为重点,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11个国家级称号。贵阳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12月正式封关运行,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大大提升了贵州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深化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有利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快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接。安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国防军工科技力量,以民用新型航空产品的研制、开发为重点,研制生产了10多种型号飞机和两大涡喷系列航空发动机,基地内有贵州飞机制造公司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具备完整的航空科研生产体系。  双龙航空经济区于2014年10月组建机构,已建和在建的主要园区和项目有食品工业园、多彩贵州城、航空物流园、中铁国际生态城、龙里茶郡、龙里省级工业园、深高速创意产业园、汽车文化城等。核心区2014年生产总值近60亿元。预计到2015年末,航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交通主骨架和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核心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三、贵阳临空经济发展思路  (一)建设西南航空新枢纽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空交通衔接,构建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航空货运集疏系统。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