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高校师生课外互动问题

[摘要]加强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大学师生互动中,课堂互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课外互动比较缺乏。良好的课外互动有助于提高课内教学质量、建立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建立健康有活力的校园文化。要加强师生课外互动,必须在高校制度上形成有力保障。作为师生互动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进行课外互动的意识,掌握互动的技术和不断提升互动能力。

[关键词]大学教育师生互动课外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69—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大学教育对于人才成长意义非凡。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对高校教育并不满意,高校甚至被视为拿学费换取文凭的交易场所。大学生学习被动、表面应付、敷衍了事、投机取巧、讨价还价,甚至不理不睬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目前学生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高校师生课外互动的缺乏或互动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种互动体现在师生交往的一切时间中。有时课外互动对于学生的影响甚至会更大,因为它更多是一对一的互动,主题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相对于中小学阶段较为丰富、深入和充分的师生互动而言,大学的师生互动是严重缺乏和不足的。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高校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校外搞项目去了,教书育人的天职反倒退居二线。师生互动充分、教学相长的教育传统开始渐行渐远。再后来,扩招带来学生人数激增,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促使高校纷纷引入各种教学评估制度。在学生评教等教学评估制度的推动下,课堂内师生互动得到了一些改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课外教育互动并没有得到明显重视与提高。因此,回归教书育人、创新知识高校本职,全面启动高校师生课外互动刻不容缓。

二、加强高校师生课外互动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课外互动有助于推进课内互动,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教学质量工程和学校评估等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逐渐得到重视和改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在上课方式上日益丰富,讲课时坚决告别“独角戏”时代,频频抛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一扫过去的沉闷与百无聊赖,很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提高。

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一定代表学生能力的提高。笔者常常在学期结束后询问学生某某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收获,大部分学生无法答出。问到是哪一位教师讲授该课程的,部分学生无法说清授课教师姓甚名谁。问及该教师的模样,少部分学生无法描述,更有甚者,连教师的性别也搞错了。这种现象令人感慨与深思。而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目前高校教育中只有课内的互动,没有课外互动

而按照很多高校培养计划要完成的172个学分(包含理论课与实践的全部学分),按一个学分16课时计算,一个学生教师在一起学习的课时就是2752节,这仅仅相当于一个本科生在大学4年应该上课时间的64.7%(大学生应该上课时间以一个大学生一年在校9个月,一个月4个星期,一个星期上5天课,一天上6节课计算,共计4320节课)。由此来看,高校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时间相对于他们的大学学习时光来说是非常少的,需要课外师生教育互动来弥补。有调查数据显示:65%的学生希望与教师交流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学习心得体会,另外35%的学生不仅希望能与教师交流知识技能,还希望能与教师进行情感性的、思想性的交流学生们期待的这种交流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互动,是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实现的。因此,课外教育互动是课内互动的有效补充,两者相辅相成。

(二)课外互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情商,适合社会发展。

传统的师道尊严造成师生互动存在明显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学生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教育者更多的是采取强制性的方法来管教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师生观念在信息欠发达的时代是正确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中,知识是从教师单方面流向学生的,教师知识或信息的来源地或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信息获取极其便利的当代社会,知识的流向是多方向的、多渠道的、复杂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学生可以主动去获取信息和知识知识或信息也能够从学生传向教师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中,传统的师道尊严就有可能被新型的师生关系取代,或其内涵应该随之发生变化。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学生有着平等的人格,他们共同思考,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教育者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知心朋友。学生则由被支配者变成了合作者,由被动受控走向主动参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而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无法仅仅在课堂上完成与实现的。因此,课外互动在当今社会变得重要而且意义深远。

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还能使师生通过不断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学会去处理一些棘手问题,学会理解、尊重和被尊重、换位思考等,从而提高双方的情商,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

(三)师生课外互动有助于提高老师责任感,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在信息社会,一些知识也是平等的。一些求知欲强,信息搜索能力好的学生可能对某一方面知识学习已经走在教师的前面。所以,教师只有更多地通过课外互动,大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才能够因材施教。随着师生互动的深入,教师可以在情感、思想等方面给学生的需求以更多满足,这将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四)师生课外互动有助于营造和谐校园关系,形成新型的高校校园文化。

就业压力与管理等多种内外部原因导致高校的组织与管理越来越强调标准化与制度化,表现出“非人情化”与“过度标准化”的特点。师生往来日趋机械化、程式化,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适应。高校也因背离其发展宗旨和教育传统而日益遭受社会的质疑、问责和批评。

因此,重新启动师生课外互动,并形成长效机制,教师才能够教有所乐。更多的学生才能够透过教师这个窗口去认识社会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重塑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助于营造和谐校园,塑造健康、有活力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如何加强高校师生课外互动

从目前的高校实际看,要加强师生课外互动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关键在于高校管理制度的保障与互动主体之一的教师的态度与能力。

首先,应该意识到师生课外互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加强师生课外互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鉴于目前高校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已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还要应付科研考核的现实背景,只有在制度上有保障,师生课外互动才能够得以持续不间断地进行,最终形成大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一句话,切实的制度保障是师生课外互动的关键。

其次,师生课外互动的关键角色是教师教师除了树立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外互动的意识以外,还应该学会多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教师要清楚向学生表明自己很乐于与学生互动,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有将传统的“满堂灌”、“独角戏”等授课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或合作式教学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积极讨论,同时介绍该专业领域的魅力与有关研究的资料等,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在课后自主地去学习,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地去学习,才能够带着有挑战性的问题与老师互动

第三,教师应该学会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除了可以在课间以及答疑的时间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之外,教师还可以广泛地运用邮件、QQ、飞信、短信、博客、微博、社区讨论版、教学平台网站等多种信息平台与学生互动

第四,教师要找到与学生互动的话题,可以通过布置联系实际的作业题、带领学生做项目、指导学生写作论文、提出具有挑战性问题、加入学生所在的大学生社团组织等方式进行。

最后,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肯定和评价教师们的做法,对于做得好的教师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并不断总结良好的经验,将一些好做法制度化。如此坚持不懈地推行几年,高校的教风、学风、文化等将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谢红仔.情感互动师生互动的实质[J].教育导刊,2003,(2—3):61—63.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3]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育研究,2009,(2):78—82.

[4]张小满.高师院校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探索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106.

[5]吴本英,周锡武.师生互动与教学效果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05,(2):30—31.

[责任编辑:刘凤华]。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