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药【南药养生】

海南岛风物尤人,海南能入药的植物有二千多种,其中砂仁益智槟榔、巴戟、沉香称为南药之王,海南人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总结,学会认别和综合利用南药

“风土极善”,而且“人情不恶”(东坡语)的海南人为人类打开了南药养生的伟大宝库,为世界人类长寿养生史写下了无朽的篇章。

海南砂仁是姜科多年常绿的草本植物,喜好在杂树阴蔽的环境下生长。

药用部分为果实,它主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清、赤白痢、腹中虚痛、下气”等。

据传,历史上黎民聚居的五指山地,有一年大量的耕牛纷纷死于疾患,而独有一个小山村的耕牛却幸运地逃过一劫。

一个农夫偷偷地到这个垌上来“考察”,原来这里的牛儿常常吃着这里山林中的一种草,叶似生姜,根部发达,散发着特有的浓郁芳香。

农夫摘过一尝:香、甜、苦、酸、辣五味俱全。

而其果味藏五味更浓,于是,农民将其全草采回煮给病牛服食,病疾全愈了。

又如益智,是有名的整肠、健胃天然药物。

旧时,黎民心肝头痛,肠肚起“风台”(台风),摘把“益智草”或几个“益智果”煎水服下,黎民说,这样可补心肾、健脾胃,镇静益精,固气益中,主治肾虚、小便频数、中寒驱吐、腹痛等症。

海南槟榔,是南药的王中王,它具有大量的槟榔素,有消积、杀虫、行气的作用。

居住于海岛的居民,潮湿而漳气横行,槟榔果是克星,清朝海南崖州人陈金锡曾作诗云:“槟榔花开色更新,燕子呢喃亦可人,我正送春春送我,不知谁主与谁宾。

”可见,当时黎民南药之众,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难明白黎民百姓身处“化外之地、瘴疠之区”是如何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繁衍的。

海南南药是不可多得的宝物,黎民百姓把它们作为生存竞争的一种杀手锏。

唐朝是双轨教育制,有唐玄奘西天取回的佛教经遍及中国的角角落落,也有以儒家学说广布于天下学堂。

据说,唐朝皇帝派来海南僧人与黎王论修道,僧人说如来第九大愿有说,人如大彻大悟,落得菩提之时,自己的功德、能力能使一切众生跳出一切魔的罾网。

黎王说,无论你如何修炼,人生的疾病是无法逃脱的,南药是让人跳出病魔罾网的神药。

黎王举出大量的例子,让僧人无法布道而悻悻而归。

从汉朝开始,岛人已广泛学会南药的开发、利用,正因为有了南药的推介,汉武帝忽然发现了这个民族的重要,于是元封元年在海南建立了珠崖、珠耳两郡。

自此,汉人商人开始大批量从岛外、舟载黎民喜爱的铜类等商品换取岛上的南药,以及珠玑、玳瑁、犀角、文幅布等。

唐代开元年间,海南已有了1l535户人家,黎汉杂居的格局为:“汉在外围,黎在腹地”,由于地域的原因,黎民的杀手铜南药不断发挥着作用,汉民用盐、铁、鱼、米换取除了高良羌、五色藤、盘班布,重要的是南药益智子等土产,南药是当时的大桩贸易产品。

当时黎民“率皆扁担背负,或游桴而来,与民(汉人)贸易”。

据《岭外代答》记载,“海南(槟榔)贩之,琼管收其征,岁计居什之五”,即每年增收的槟榔税占税额的十分之五。

海南黎民南药广泛应用于食疗上,黎族人民极早以前已学会了利用四气五味,利用南药药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不平衡,把握了“疗寒与热药,疗热与寒药”,黎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的劳动总结,巧用南药,吻合了“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的祖国医药文化。

海南南药是一个药的王国,巧妙利用南药既能去病又能益寿延年――海南南药濡养四方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