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摘要】新会计法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并未显著改善我国会计信息真的现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仍具有普遍性,针对此,本文探讨了当前会计信息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毕业论文网 /2/view—462116.htm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不仅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而且为贪污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助长了虚假之风,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因此,探讨导致会计信息真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切实保证会计信息在最大范围内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真的内部原因   (一)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相关的人员和单位能获得一定的利益   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企业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

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

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其次,是个人利益

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

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企业负责人通过为企业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会计人员为讨好企业负责人,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好处等。

虽然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极为复杂,但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二)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   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

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三)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进一步强化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我国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

现实生活中除了部分小企业采用代理记帐外,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这样就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

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时,就为生产者即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会计信息真的外部原因   (一)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

现实中,我国各方面会计相关法规尚不健全,相应的违规处罚力度不够,这些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外部因素。

(二)政治经济环境中的问题也是促使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重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

如果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甚至袒护和纵容各种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就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温床。

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也是会计信息真的重要原因,如果社会上的各种造假行为都极为严重,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成灾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密切关系   当前我国会计人员水平整体偏低,业务素质不到位,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差,专业知识陈旧,不能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新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不熟悉、不理解,不能正确运用而发生原理性、操作性错误,无意中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同时,有些会计人员敬业精神差,责任心不强,思想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真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信息管理环境。

从我国当前情况看,政府除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外,还应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要想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保护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必须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对那些严重违反《会计法》,使会计核算不真实的当事人、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此外,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充分发挥会计法规作用的关键。

由于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非法经济利益,如果处罚力度过低,甚至低于虚假会计信息制造者由此获得的经济利益,就无法发挥会计法规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作用,使得会计信息的造假者有恃无恐。

(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首先,要建立以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和以内部审计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其次,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经常的、独立的和负有经济与法律责任的外部会计监督,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会计行为,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监督,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最后,再辅以内部的审计监督,建立起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信息初始阶段的准确和真实。

(三)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发挥会计反映、控制创造条件。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可分流到其他岗位。

同时对新进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关,对那些不具备要求的人员,使其不得进入会计部门工作。

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五)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逐步统一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使得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只有严格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才能获得有关利益各方的认同,以达到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

总之,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 孔春婷,整治会计信息真的对策,《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1(3).   [2] 张栋、郑红嫒,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剖析,《四川会计》, 2001(2).   [3] 刘毅,会计信息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财会通讯》,2007(5)   [4] 孙莉、张占辉,浅谈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措施,《知识经济》, 2009(10).   作者简介:   刘毅,副教授,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