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203例,共9 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265例次发生症状性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20例次发生管道凝血,5例次发生出血症状。经积极处理后低血压的495例次血压升高,可继续血液透析,25例次低血压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心率失常的96例次症状消失,29例症状持续,需提前结束血透;高血压的210例次血压下降20 mmHg~50 mmHg/10 mmHg~30 mmHg,55例次血压下降不明显,85例次肌肉痉挛症状消。

失,5例次肌肉痉挛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20例次出血症状及5例次管道凝血均可继续透析。结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急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疗法能清除肾脏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多余的盐分和体液,帮助维持钾、钠、氯化物等化学物质的适当平衡,是许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1]。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多种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有些并发症是严重、致死的,若血液透析过程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死亡率[2]。现我们对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203例,共9 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率失常,265次发生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20例次发生管道凝血,5例次生出血症状。全部透析病例均使用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100 ml~260 ml,诱导透析2 h~3 h,维持透析4 h。

1.2 方法 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

2 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3例,男132例,女71例,年龄12岁~85岁,共9 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265次发生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经积极处理后低血压的495例次血压升高,可继续血液透析,25例次低血压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心率失常的96例次症状消失,29例症状持续,需结束血透;高血压的210例次血压下降20 mmHg~50 mmHg/10 mmHg~30 mmHg,55例次血压下降不明显,85例次肌肉痉挛症状消失,5例次肌肉痉挛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20例次出血症状及5例次凝血症状均可继续透析

3 原因及护理

3.1 低血压 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它可引起身体不适、血液通路阻塞、增加死亡率,常见的原因有:超滤量过多超过心血管的代偿,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3];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出现心力衰竭;血液经过透析机后,血浆渗透压及细胞外液容量下降,但患者血管自我调节功能减弱,血管舒张因子(腺苷、NO等)释放导致血管扩张;透析前服用降压药。护理:控制脱水速度,防止脱水过量,需确定合适的干体重,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减少透析过程的脱水量;改变透析模式,对老年、心血管不稳定、经常发生低血压患者采用高钠透析、序贯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时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眼花、冷汗、便意等高度提示低血压,需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减慢血流量、关闭超滤,非糖尿病患者须迅速给予50%葡萄糖、高渗钠,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或结束透析;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由于超滤脱水,血液可能降低[4],因此,透析前停服降压药1次或减少剂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