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对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 70例高血压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

观察患者予以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氨氯地平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 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高于对照组的8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氯沙坦钾;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疗效ki.11—5547/r.2017.33.057   近年来,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 重者可能还会引发动脉硬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病变,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需要予以重视[2]。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氯沙坦钾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 氨氯地平也能够选择性的扩张动脉血管而使血压降低[3]。

氯沙坦钾与氨氯地平进行联合使用, 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4]。

本次研究将本院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中35例患者予以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对比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 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 排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 以本院7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 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观察组男21例, 女14例, 年龄58~81岁, 平均年龄(66.5±4.9)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3例, 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67.6±5.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氨氯地平治疗, 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224),   1次/d, 5 mg/次。

连续用药3个月。

1. 2. 2 观察组 予以患者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氯沙坦钾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0264), 1次/d, 100 mg/次。

连续用药3个月。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收缩压下降>20 mm Hg(1 mm Hg=   0.133 kPa)或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   为有效;患者收缩压下降参考文献   [1] 李萌.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 23(10):62—63.   [2] 吴永城, 陈育海, 吴兴强, 等.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6, 37(12):1876—1878.   [3] 徐丹, 黄龙贤, 周大燕, 等. 瑞格列奈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氯沙坦治疗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中国药房, 2017, 28(3):327—330.   [4] 王淼.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9):140—141.   [5] 刘淑萍, 李莉.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医药前沿, 2017, 7(12):164.   [6] 陈秀红.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疗效研究.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11):158—159.   [7] 王勇, 刘彦娜.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0):57—58.   [8] 杨丹芬, 成涌, 毕四锐.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0, 31(18):2849.   [9] 钟莉, 熊世熙.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8):772—773.   [10] 朱启伟. 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评价. 河北医药, 2013, 35(10):1523—1524.   [11] 邓可武, 周玉杰, 赵迎新, 等.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 2014, 9(8):1108—1110.   [12] 陈颖. 氯沙坦钾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8):102—103.   [13] 徐醇芳, 程淑琴. 氯沙坦钾片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合并空腹血糖异常者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1):83—85.   [收稿日期:2017—07—10]。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