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调查分析及几点思考

作者:王红霞,李上,范玉敏,。

熊云, 葛小霜,徐文海,陈敬德,马玮,胡瑜。

【关键词】 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酒泉市;调查问卷

为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了全国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1]。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段的酒泉市2009年上半年共培训4期,学员覆盖酒泉市肃州区、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阿克塞县、玉门市、嘉峪关市等8个市县区的所有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及村卫生服务室(所)。作为此项目培训过程的参与者,随省市两级检查组对适宜技术在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回访。笔者现就此次培训学员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基层中医项目的开展情况提几点思考。

1 推广项目及推广方式。

此次推广项目为甘肃省专家通过筛选推荐的具有疗效确切、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项目,如“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性鼻岀血及耳鸣技术”、“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技术”、“脏腑背俞排罐治疗腰肌劳损技术”等20项适宜技术,整个项目主要为针灸推拿,涉及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神经系统检查、免疫及代谢性疾病知识。

项目培训要求乡镇卫生院学员掌握20项,社区、村卫生室掌握10项,学员全脱产、食宿免费,上午理论,下午实践操作,适当以讲座的形式穿插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学习效果分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考核。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培训对象为酒泉市县及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村卫生室从医人员,拟培训450人,实际在册398人,共4期。每期培训末发放调查表,共发放398份,回收345份,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96.25%。问卷内容涉及民族、学历、职称、专业、岗位、进修经历及对振兴中医事业的观点等15项问卷内容。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在参加此次培训的398名基层卫生学员中,男性309人,女性89人,男∶女=3.5∶1;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平均(39.55±9.49)岁。其中无学历学员31人,占8%(主要来自村卫生室);中专254人,占64%;大专97人,占24%;本科16人,占4%。中医专业61人,占15%;中西医结合专业16人,占4%;西医专业314人,占79%;其他7人,占2%。

3.2 统计结果。

(见表1)表1 调查问卷主要项目统计结果(略)。

3.3 分析。

3.3.1 职称

均数为1.80±0.66,即学员职称主要分布在初级以内,有一部分乡村医师还没有医师证和职称

3.3.2 年龄。

平均(39.55±9.49)岁,从第1期(主要为各乡镇卫生院)到第4期(主要为村卫生室)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平均年龄最大相差5岁,在村卫生室工作、年龄在45~63岁之间的学员,多数单独采用传统中医方法防治疾病,而且他们也迫切需要了解解剖学、现代诊断方法等知识。

3.3.3 希望从事的专业。

调查结果均数为1.93±0.50,说明基层医护人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事实上基层医护人员主要从事全科医师及护理工作。最近在全国推行的西医学中医活动给基层,特别是给全科医护人员带来实惠,有的纯西医门诊也开展了针灸、按摩等项目

3.3.4 希望培训项目

调查得到的答案是1.13±0.36,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学员们希望多培训些“简、便、廉”的中医项目

3.3.5 重新从医再选专业。

得到的均值是1.91±0.56,中西医结合是基层学员首选。留给卫生行政部门或医学教育专家的问题是基层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型的全科医护人员,如何稳定中医人才。

3.3.6 基层学员有无进修经历。

中医院的进修经历均值为1.66±0.49,西医院的进修经历为1.45±0.52。结果表明基层学员在西医院的进修人次远多于在中医进修人次。

3.3.7 对本次培训前后的收获和感受。

培训学员培训前的感受是1.58±0.50,培训后为1.15±0.36,结果表明学员对所学内容实用、易于操作的培训项目比较满意。

3.3.8 问卷项目总体均值 培训前为1.58±0.50,培训后为1.15±0.36,统计值为272.16,P=0.00。此外,经对部分乡镇卫生院第1期学员的回访,部分项目已经在基层开展,而且疗效好,收费低廉,老百姓易接受。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