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1)

摘要: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改革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的几个问题,如拓宽核算范围,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及逐步推行权责发生制等。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关键词:财政改革预算会计会计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1998年1月1日起以全面执行《财政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己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又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在当前财政改革背景下,应当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修订出发,使其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应拓宽核算范围,全面反映、监督政府资金运动      首先,针对目前预算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规范、科学管理难度较大的特征,将预算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会计核算,也就是说要将预算资金的缴拨和会计核算,纳入到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取消《预算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统一按预算科目核算,建立起包含预算内外资金的大预算体系。   其次,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预算会计统一核算。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的基本建设会计与其基本业务会计已经开始并轨。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也要纳入预算单位会计统一核算预算单位会计增设相应科目核算基本建设资金。   最后,修正财政支出确认基础,重新确定部分业务的收支。为适用财政改革需要,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在会计核算基础上,在近期,有必要一方面在某些业务可以部分实行权责发生制,如采用权责发生制方法来处理一些预算己经安排,由于政策因素、项目进度、预算下达晚或其他一些原因引起的当年未能实现的个别事项的年终结转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某些预算支出核算办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如政府采购财政国库统一核算制度实行后,对财政预算会计财政支出列报带来很大的冲击,必须改变目前“以拨代支”的核算办法,财政预算会计财政支出列报应以财政国库支信执行机构报送的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预算支出结算清单》,与人民银行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列报预算支出。对财政直接拨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入账。对财政授予权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对小额现金账户用款额度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入账。 论文网      二、设置科学的会计科目,解决会计科目功能不足问题      (一)适应财政改革需要,增设有关会计科目   1、在总预算会计中有必要增设或调整以下科目:(1)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已结报支出会计总账科目,并设立预算支出明细账。(2)增设“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按《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核算暂行办法》规定,财政预算会计要先将政府采购款从国库存款划入财政在代理银行按规定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并明确财政预算会计用暂付款等相关科目核算,即“借:暂付款——政府采购款;贷:国库存款”两者同时记作“借:其他财政存款;贷:暂存款”。(3)停用“基建拨款”科目,由于财政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基建拨款统一由国库存支付,基建贷款财政不再提供资金,因而,现行制度中规定财政部门拨给基建支出的专业银行或拨给基建财务管理部门的拨款和贷款不再实行,此科目也就不存在设置的必要了。(4)增设预算支出预算外收入”、“预算支出科目财政部门集中的预算外收入及相关已经纳入部门统一预算财政预算会计要作相应的处理,所以,要增设相应的“预算支出”和“预算支出”一级科目,同时,在“其他财政存款”一级科目下,要设立“预算资金财政专户”二级科目。   2、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有必要增设以下科目:(1)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小额现金额度”会计总账科目。(2)增设“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行政单位如提供自筹的配套采购资金,应将此项目资金预付给财政预算会计采购专户,为此应设置“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核算。 代写论文。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