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部门大数据应用的动机、能力与绩效

公共部门数据应用动机能力绩效 一、引言社交媒体、智能手机、摄像头和探测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使人类社会的数据产生、采集与分析都出现了革命性颠覆,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

数据在规模(volume)、速度(velocity)、多变性(variability)、多样性(variety)和复杂性(complexity)等方面,都远远超越传统数据,并在不断颠覆许多领域的管理和决策。

数据代表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经验数据以进行判断和预测。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学术界和产业界都试图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目前,大数据在流行病和公共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民众响应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应用

但是,围绕大数据应用的讨论和研究仍然主要局限于企业部门,而有关公共部门使用大数据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文献评估总体来看,与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如下四个方面:首先,与该议题最相关的研究是大数据公共部门应用状况,以及智慧城市的研究;其次,政府网站、社交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信息技术创新的采用和扩散研究,为研究公共部门数据应用提供了理论启示;再次,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是政府数据的开放与共享,而与之相关的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和开放数据;最后,大数据在决策与管理中的应用是循证决策与管理的集中表现,而许多大数据都表现为公众反馈、等候时间、满意度等政府绩效信息,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为本文提供启示。

(一)大数据及其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状况与问题大数据应用公共部门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共识。

据估计,大数据应用可以通过运营效率提升而使欧盟国家政府支出降低1000亿欧元,这还不包括减少舞弊和增加税收的成效。

科技美国基金会对美国、瑞典、丹麦和加拿大等国家的10个大数据应用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了大数据应用的关键路径。

Linders对台湾的政府主导型电子治理进行研究,并将其总结为以公民为中心、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和对一线员工的充分授权等三个关键特征。

Janssen等指出,开放互联的大数据同智慧城市相互补充,但如何将分散的数据资源整合以为民服务,却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直截了当。

此外,城市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伙伴关系,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政府信息技术创新与扩散大数据应用作为一项信息技术创新,可以借鉴创新采用和扩散的研究文献。

Rogers、Mohr、Berry、Borin、Walker、Christensen等有关创新的动机能力的文献,为大数据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政府信息技术创新的采用和扩散方面,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

社交媒体等Web2.0技术为政府2.0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对荷兰和美国的研究都显示,政府部门在采用社交媒体方面却呈现不同的策略。

郑磊等案例研究社交媒体推动政民互动和信息公开的作用,发现政务微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行政模式。

研究者发现,地方政府使用社交媒体是逐步演进的,主要扮演社会管理和提升政治合法性的角色。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主题聚焦公共部门数据驱动、创新采用与循证决策,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应聚焦如下议题:围绕大数据应用,应从公共部门采纳、实施、吸收和适应等环节出发,实证分析大数据应用的具体策略与模式,为全面理解大数据应用的进程、问题与影响等提供依据。

数据应用主要受到公共部门动机能力的交互影响,而它们又受到领导人的观念与能力、部门成员的支持与参与,以及府际关系和跨部门合作、公众的知情与参与、企业和社会组织(NGO)的伙伴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大数据应用会进一步影响公共服务绩效

据此,未来研究理论框架应以大数据应用的环节、策略与模式为核心,从前端关注大数据应用的外部环境、动机能力,从后端关注大数据应用绩效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完整过程链条。

四、研究展望与关键议题(一)研究展望通过这些研究,未来可以实现如下预期目标:一是揭示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

数据应用的潜力和前景都非常诱人,但其资源投入和失败风险也较大,所以公共部门并不会自动采用。

动机不强且能力不足时,强制和贸然采用则可能使大数据应用项目失败乃至导致负面产生。

因此,设计大数据应用的激励和推进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未来研究可以从组织和外部环境出发,聚焦公共部门动机能力,揭示大数据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动力机制,从而为大数据应用提供驱动力并扫清障碍。

二是刻画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环节和进程。

公共部门应用数据的深度、广度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一些部门仅象征性地浅尝辄止,另一些部门则“盆景”式地将其应用局限于特定领域,还有一些部门可能并未在决策和管理中真正使用大数据产生的信息和证据。

只有细致刻画大数据应用所处的阶段、所在的环节和深入的程度,才能为公共部门优化决策和提升绩效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未来研究可以借鉴创新采用和政策扩散的理论模型,特别是电子政务成熟度的阶段模型,深度刻画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环节和进程。

三是识别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策略和模式。

在不同的公共部门和政策领域,大数据应用的具体策略不同,所呈现的模式也不同。

需要在理解大数据应用的环节和进程的基础上,识别大数据应用的策略和模式。

未来研究可以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和制度响应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识别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具体策略和可能模式。

具体来说,未来研究可以从大数据应用的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关注政府内外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大数据应用的态度、行为与互动关系,进而识别大数据应用的策略和模式。

(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未来亟待解决如下四个关键问题:一是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程度和阶段研究

目前有关电子政务成熟度和就绪度的评估已日臻成熟,但关于大数据应用的评估还不明朗。

由于大数据应用的复杂性、技术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使其评估和监测的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不同部门和政策领域的问题和特征不同,也会影响数据应用的评估和判断。

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创新采用和政策扩散理论,对大数据应用的程度和阶段进行识别研究,为评估公共部门数据应用进程提供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二是公共部门动机能力对大数据应用影响研究

公共部门动机能力如何影响数据应用的程度和阶段?未来研究可以聚焦该问题,从动机能力的匹配关系出发,通过构造法研究二者对大数据应用影响机制。

动机能力都较强时,大数据应用就有充足的动力。

但是,当动机较强而能力不足,或者动机不足而能力较强时,大数据应用就面临不容忽视的障碍。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外部环境会深刻塑造公共部门动机能力,并进而影响数据应用及其进程。

五、结论应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公共部门数据应用进行全方面研究,为识别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过程和特征以及绩效影响提供经验依据。

与此同时,未来研究应收集数据,包括二手资料、问卷调查数据、案例文本等,并开展二手数据分析、案例模式匹配和多元统计分析等,对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主要过程和机制以及绩效影响等进行理论导向的实证分析。

数据应用的复杂性和环境依存性较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维度加以研究,能够帮助识别大数据应用公共部门所呈现的最重要特征,有助于揭示公共部门数据应用的规律性认识。

数据在公共政策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公共管理者的肯定,但是其应用难度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以至于许多部门畏缩不前而没有进展。

本文探究了公共部门应用数据的驱动因素,明晰了大数据应用的关键策略和机制,并解释了大数据应用政府绩效影响

本文提出的这些研究议题将可以帮助公共管理人员廓清大数据应用的核心问题,有助于破解大数据应用中认知与行动之间的鸿沟,并进而通过政策建议推动大数据公共部门的切实应用

博爱论文代写平台是一家专业代写论文的垂直网站,专为广大师生提供硕士论文代写代写硕士论文、毕业论文代写代写毕业论文,主营硕士论文代写及论文发表服务。

欢迎广大师生一起讨论论文写作研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