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空间的完美融合】 逆流完美青春

印第安纳波利斯职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一个鉴证,容纳的球队包括职业橄榄球NFL联盟印第安纳小马,国际棒球联盟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人队,美国冰球联盟印第安纳冰人,中西部冰球联盟印第安纳波利斯Trax,美国英式橄榄球联盟印第安纳飞羚等等诸多球队

除此之外,还有为广大球迷所熟知的印第安纳步行者队,这支早年的ABA最成功球队,拥有神射手雷吉・米勒,一直是NBA的劲旅。

对农业国家来说,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期往往较长,该逻辑源于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将在区域内自给自足,意味着并不需要过分发达的运输业就能完成区域内基础生存资本;可该定律不适用于美国,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进入过封建制度的国度,从建国到强盛,低头猛冲向着发达资本主义靠拢。

所以,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必须依赖逐渐完善的运输业才能达到工业社会需要的现代生活体系。

本篇章的主角印第安纳波利斯也不例外,铁路运输是这座城市发迹的本源。

错误定义      在之前很多的《城事》系列文章中,笔者提到过北美洲开垦极端,欧洲先进文明与美国本土土著文明之间的冲突。

诚然,由于先进文明入侵且土地资源需求的必然性,生产力落后的美国土著无法镇守家园也在情理之中。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起源,也有几分原罪成份在内,大约在1820年左右,最初生活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土著遭遇强迁命运――根本原因,便是因为该区域被设定为新成立的印第安纳州首府,城市规划者需要一大块土地建设一座能容纳若干人口的区域。

与传统意义不同的是,美国多数州的首府都被选择在州领地的核心区域,目的是展示首府城市的“心脏”地位,且能便于交通交流,降低行政与商业成本,可印第安纳波利斯恰在印第安纳州的边缘地带。

顾名思义,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潜在意义就是“印第安城市”,这座城市的建设,从回顾的角度来说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最初建设城市选择的出发点,彻彻底底是看好城市旁边的白河,按照200年前的经济发达程度与运输模式来说,一个靠近河流的城市将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也意味着商业发展将事半功倍――纵观美国诸多城市,很多市级行政单位的设立均秉承此原则,印第安纳波利斯设立的原意也在于此,选址者坚持认为白河可以帮助城市完成物资运输,也有利于贸易业的开展和壮大。

奈何经验主义害死人,这句话一点不假,底特律的水运枢纽发展壮大了,并不意味着印第安纳波利斯也能克隆。

也许是200年前的水文勘测水平比较寒碜的缘故,完全忽略了水深与河床硬件,说白了,就是等到选址完成,大刀阔斧搞城市建设,才发现白河的水位不利于大规模运输,该河流河床为沙质,意味着一旦船只负载较重吃水较深的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河床,需要花费很大人力牵引才能脱困――水运枢纽?这有点像一个不好笑的玩笑,从头到底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就没有过水运发达的命数,商业或者贸易业再发达又如何?哪一个商人会冒险长途跋涉在一条随时可能搁浅的河流中送货?一旦水位低导致船只沉降,大有可能水手与船都得在河里面泡十天半个月,只能祈祷天降倾盆大雨提升水位,若此霉运当头,违背约定的交货期导致的大笔美钞赔款谁受得了?   基于此矛盾冲突,印第安纳波利斯没能完成最初被赋予的“水运枢纽”任务很正常,相反,这座城市一直到通了铁路才成为贸易中心。

毕竟,对商业命脉比什么都重要的美国经济模式来说,火车误点最多不过两三天时间,走水运却要冒着看天吃饭的风险。

1825年,印第安纳州首府正式搬迁到印第安纳波利斯,州政府委任亚历山大・拉尔斯设计新的城市规划。

这位仁兄来历不简单,他是法国名匠皮埃尔・L・恩范特的弟子,协同师父参与过华盛顿特区的城市规划设计。

他最初给出的规划是整座城市大约3平方公里左右,市中心就是市政府行政中心,围绕行政中心为内核,一圈圈扩展外围产业(该理念倒不能算落伍,即便200年后的今日,很多城市仍然秉承市政府与办事机构在市中心的规划理念)。

1857年,市政府大楼被拆除,原址树立起高达87米的士兵与水手纪念碑,即便时至今日,该纪念碑仍然被看作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代表,走到任何一个邮局,都能买到士兵与水手纪念碑的明信片。

靠运输发家      相比看天吃饭的水运,铁路运输显然有着很大优势,譬如准时,譬如运载量大且不受水温环境影响,又譬如能克服先天地理环境影响。

当工业时代势必引入铁路运输这一制胜法宝时,印第安纳波利斯也等于看到了繁荣的曙光和希望。

如何来形容铁路带来的变化呢?1847年10月1日,印第安纳州第一条铁路麦迪逊・印第安纳波利斯铁路通车,这条铁路让无数印第安纳波利斯居民成为钱包爆满的商人,由于铁路运输变成现实,该城市很快变身为周边城市贸易的必然集散地,大大小小商家都得通过印第安纳波利斯中转才能完成货物收发或者西部移民。

老规矩,发达的运输业绝对会带来相关产业繁荣,印第安纳波利斯一定比例的人口依附服务业、餐饮业和旅馆业发迹,为南来北往的商人提供餐饮食宿,也导致大量运输公司成立,欣欣向荣姿态有目共睹。

具有趣味性的是,印第安纳波利斯本被设定为水运基地港,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无疾而终,帮助印第安纳波利斯走向富足道路的铁路运输而今又逐渐沦为附属产业,支撑城市命脉的是伴随公路而生的汽车制造业。

如果说,从水运铁路运输到公路运输这一条脉络见证美国运输业渐进史的话,印第安纳波利斯无疑是全北美最具有发言权的典型代表。

而今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虽说汽车制造业不能与“汽车城”底特律相提并论,却也是美国赫赫有名的配件供应商聚集区,很多底特律汽车巨头产业链环节,都有包括来自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汽车零配件,以及汽车零配件需求庞大的物流服务。

进入到20世纪,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常住人口迅速膨胀,一则城市发达会产生大量就业机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丰富该市场的服务需求;二则发达交通便于吸引人口驻扎――归根结底,印第安纳波利斯交通枢纽地位超然,像很多美国城市会有一个知名度更高的绰号一样,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绰号叫做“北美十字路口”,隐含寓意一目了然,指的是这座城市四通八达,只要你踏足这座城市,就能迅速到达美国的任何一个角落。

另外一个有几分预言味道的断言是印第安纳波利斯扮演美国交通枢纽站的地位还会在未来若干年内持续。

前文提到过,该城市经历过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几大阶段,而今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固然是保持运输枢纽地位,战略重心也向着更具有时代特色的空运靠拢。

过去几年内,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航空港大规模扩容,城市管理者所尽到的职责是扩充航线航班,并且大肆建设城市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自然,看过前文介绍,人们不难想象,对运输业附属产业驾轻就熟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又在顺势扩张,与航空港地位相匹配的宾馆业、娱乐业、餐饮业、物流业又一次配合新的市政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战略倾斜。

运输,本就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一个寓言很形象地描绘出运输业的重要性:河对面有金矿,人人渡河去淘金,一位智者没有淌浑水加入淘金者行列,而是造了渡口做摆渡生意,最终赚得荷包爆满。

印第安纳波利斯就有点智者味道,这座城市不仅靠贸易业带动经济发展,还凭借发达运输业反馈出庞大的贸易商机。

全面发展      在铁路运输驱动印第安纳波利斯成为日益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的同时,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物流条件,越来越多的世界高端企业瞩目于此,这里固然有着人们不难想象的各类生产制造企业驻扎,也有着各类高精尖产品与民用产品企业。

每个企业在设定工厂时,都会考虑交通便利程度,印第安纳波利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即便纵观北美都名列前茅,怪不得诸多强大的企业财团纷纷在此设置跨国总部或者生产基地。

举例来说,世界五百强企业礼来制药的全球总部就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无线电巨头亮点公司,健康保障器械巨头公司威鹏医疗,不动产巨头西蒙地产,三角洲阀门公司,通用摩托公司等等,全都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有常住办公机构,或者直接把地区总部设置在此。

符合逻辑的是如此之多跨国企业开张做买卖,必然会对物流服务业有着极大的刚性需求,应运而生的是联邦物流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买卖风生水起,且因为交通反应速度优势,不少业务量庞大的网络零售巨头也选择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办公。

最有代表意义的无非得算全球网络销售额第一位的亚马逊,将物流配送中心设置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保障无论任何地方需要产品,亚马逊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配送程序。

底特律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密集基地,可美国的汽车也不全都是底特律出品,印第安纳波利斯一样是汽车基地之一,虽知名度远远不能与底特律相提并论,但照样每年出品数量不菲的成品汽车,且作为底特律汽车城的后勤环节一样尽善尽美,底特律的汽车生产厂商多有到印第安纳波利斯订配件的习惯。

大企业纷至沓来,就意味着印第安纳波利斯必须为这些财神爷们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仅仅就商业与生存环境而言,印第安纳波利斯无可挑剔,福布斯杂志将此城评选为2008年度美国第六大适合就业城市,衡量的硬件标准便是对就业人口收入、失业率、提薪速度、居住成本、工作岗位增长速度等量化数据――观察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得到结论,驻扎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企业们为员工提供了多么优厚的回报,而企业能在这一城市获得成长沃土,自然也和市政府执行官们的苦心配合不无关系。

全方位的产业结构,保障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茁壮成长,这座城市靠运输起家,终成就百舸争流互补互助之势,再回过头思考一下最初建城目的是白河的“水运优势”时,很有几分令人哑然的感觉。

也许,最初的设计者们没想到白河不适合水运,可设计者们的初衷却没错,至少指出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应该凭借运输发财致富的明路。

而今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繁荣,也许会让两百年前的建设者们瞠目结舌,这是一座能带来惊喜的城市,生命力顽强,适应力卓越,拥有多样性的商业氛围,最重要的是市政以民为本,就业与安居乐业永远是不可分割的关联部分。

速度与激情      印第安纳波利斯,似乎永远与“速度”这个词汇相联系。

早在1909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启用的“砖厂”赛道,使用320万块砖头砌成(另有版本称300万块砖头,笔者引用的是英文版Wiki全书的数据),一度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赛道之一;之后的100年内,印第安纳波利斯从来就没有退出过竞速比赛的一线阵容,包括F1在内的诸多竞速赛事均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举办。

应该说,我国读者中F1赛车粉丝不在少数,可遗憾的是笔者并不熟悉其职业赛程领域,只是根据有限地了解,印第安纳波利斯是赫赫有名的“印地赛车”发源地,迄今为止,被称为“印地500大赛”仍然是国际赛车委员会的重头戏,备受关注。

“通过以砖头所砌的起跑线之后,赛车以6档320km/h的高速冲向第一个弯道,随后就进入椭圆形赛道内部的多弯部分;大脚煞车减速到2档96km/h通过第1个弯,小补油门后再减速到2档88km/h通过第2个弯道;然后加油门以4档210km/h通过第3个高速弯道,接着减速到4档128km/h过第4个弯,加速到4档225km/h,又减速到4档168km/h过第5个弯;一小段加速之后来到两个2档的连续弯道,先以120km/h通过第6弯,然后以112km/h通过第7弯;然后是一段不短的直线道,赛车可达6档296km/h;接着进入速度更慢的路段,先是急煞车到3档120km/h通过第8弯;接着是两个时速仅有2档80km/h与96km/h的第9、10弯,接着加速到3档128km/h通过第11弯;到此准备进入椭圆形赛道部分,赛车以近乎全油门状态通过第12与13弯往终点冲去。

”――这一段来自网络百科全书的文字,某种意义诠释了赛道,由于对赛车缺少专业知识,笔者无法进一步解读这一段文字的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位读者都能从这一连串数字中体会到风驰电掣的视觉冲击力。

稍许花费一些笔墨介绍一下印地500大赛。

这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单日竞技项目,印第安纳波利斯为该项目设置的跑道周边观众席最多能容纳多达二十五万七千名疯狂的赛车迷同时呐喊助威。

每每到了这一天,沸腾的不仅是赛场,还有整座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全部服务产业。

要知道,到现场看比赛的可不全都是本地居民,很多车迷来自各地,风尘仆仆驱车来凑热闹,将带来大量的服务需求,譬如吃喝与住宿等等。

因此,如果你恰好在印地500大赛举办日抵达印第安纳波利斯旅行,请别抱怨人满为患享受不到优质服务,这一天的游客数量完全超越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接待能力,也许,去加油站加油都需要排一个小时以上的队。

职业体育      印第安纳波利斯职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一个鉴证,容纳的球队包括职业橄榄球NFL联盟印第安纳小马,国际棒球联盟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人队,美国冰球联盟印第安纳冰人,中西部冰球联盟印第安纳波利斯Trax,美国英式橄榄球联盟印第安纳飞羚等等诸多球队

高度发达的体育,意味着体育产业的同步腾飞,我国球迷接触较多的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便有印第安纳步行者驻扎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还有WNBA的印第安纳热度)。

提到步行者,球迷们应该不会陌生,这是1976年NBA吞并ABA联盟时,从ABA晋级的4支遗脉球队之一,该球队在长达30多年的NBA生存岁月中,绝大多数时间保持了铁血风范,而且20世纪90年代球队老大雷吉・米勒,未来铁定篮球篮球名人堂资格,他贡献给球迷的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绝杀,更有深层次含义――职业篮球的紧逼防守,令纯种射手类型球员很难获得大红大紫的机会。

雷吉・米勒偏生是一个不信邪的异端人物,他并没有太快的速度也没有太强悍的力量,幼年时候还是个八字脚得靠器械校正才能蹒跚走路,可这个骨瘦如柴的瘦子愣是在步行者球队领袖岗位上待了接近20年。

缘何如此?米勒最精彩的职业人生并非百步穿杨的远射,而在于他太擅长利用队友资源为自己寻求无球摆脱的冷枪机会,这一份无球掩护的战术底蕴价值远远高于隔三岔五来一次逆袭绝杀,这才是米勒的最大价值。

一个得在这里提及的史实是印第安纳步行者是NBA历史上仅有过的一支围绕纯种射手制定战术的球队,并且长时间盘踞在强队行列的特殊案例;且米勒为首的同时代步行者球员,上演了太多压迫性的窒息防守力度,将铁血这个词汇演绎到荡气回肠。

所以,当米勒退役那一年最后一次出现在纽约尼克斯主场麦迪逊广场花园,连一贯将米勒看作眼中钉肉中刺的纽约球迷都一色儿穿步行者蓝色31号球衣,手举“Thank You!Reggie”的标语,热泪盈眶看着这一位给纽约带来无数噩梦的传奇射手永遁江湖,留给世人一个背影。

又有题外话需要提及,职业体育并不只是票房这么简单,依旧用上一段描述的雷吉・米勒为案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笔者看过一段NBA Action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闲聊时谈到核心球员对城市发展的积极驱动作用,拿出来作为参考资料的便是雷吉・米勒

米勒被看作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丰碑,哪怕他老到竞技状态下滑,都没有任何步行者球迷会想到这位核心球员可能被交易或者离开,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球迷心目中,米勒是非卖品,是城市的不二图腾,就算解雇市长,就算解雇步行者总经理,就算将整个步行者所有其他球员都遣散,米勒都得每个晚上站在球场上,他便是步行者球迷心目中的职业篮球象征。

摒弃诸多美化的词汇,背后还有一句潜台词就是没有人真正统计过米勒究竟带给印第安纳波利斯多少财富,他岂只是不能被交易?如果米勒被卖掉,意味着印第安纳波利斯大批以他为形象代言的企业全都要站在步行者主场门口撒泼打滚――步行者管理层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么?   职业体育球队领袖,能做到雷吉・米勒这种境界,也算百分百的登峰造极,“忠诚”与“老大”的角色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所以说,别觉得步行者球迷对迈克尔・乔丹发出震天嘘声有什么可惊讶,步行者球迷对雷吉・米勒的极致狂热,非身在其中便无法亲身体会,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看台上,球迷眼中只有31号是天神,其他任何对手均是草芥,连迈克尔・乔丹都难逃此厄运,更别说其他球员。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