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常规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X线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影像医学技术、设备日新月异,数字化技术如CR、DR及数字减影技术、CT及MRI等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检查技术多样化,照片质量提高,使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质的飞跃,然而这次新的技术也有不利的一面,最明显的就是医疗费用的负担加重,因此,我们在放射科工作中仍然要强调常规放射学的重要性。

常规投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片质量,对诊断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人性化技术投影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中提出来的。

尽管数字化、CT、MRI等大型检查设备出现,但由于费用昂贵,且它们灵活性的局限,使我们必须不停搬动一个受到严重创伤病人,以获得我们所要得到体位的X线片,以达到诊断目的。

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尽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病人的痛苦,做到最佳效优的常规X线投照技术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一套较常用的人性化投照技术

1人性化常规X线投照技术创伤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多,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创伤骨折病人成倍增多。

当一个创伤病人送到放射科检查时,受到设备限制,一般要通过几个步骤:(1)过床。

(2)摆体位。

(3)投照

对于正常人或轻微创伤病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严重创伤骨折病人来说,短短的几秒钟无疑是一个痛苦的历程,且在搬动过程中,对创伤来说是一个加重过程。

然而传统投照技术,不过床,不摆好体位,检查结果是不理想的。

因此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性化投照技术创伤病人的重要性。

我们的做法是在投照过程中采取不过床,尽量少搬动病人,减少病人的痛苦,充分利用球管的活动性和推床或担架的移动性,同样可达到预期效果。

1.1X线投照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1.1.1对于腕部及前臂骨折病人他们到放射科来的时候,往往都是被简单的治疗后固定为一种姿势,我们就可以就势将这种姿势置于检查台片盒上,然后转动球管和改变片盒位置,而不用转动患肢,可以投照出正侧位片,达到诊断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前臂较靠上部创伤的时候,我们常需要让前臂侧立,而且患肢常常被这样悬挂在胸前,我们可以让患肢就势侧立置于片盒上,先照侧位片,然后改变球管水平方向,片盒置于相对应前臂的侧面,投照正位片。

当然,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检查台固定的,水平投照方向球管上下移动受到限制,我们可以自己简单做一个检查台,比如用盒子垫高,把前臂置于盒子上,让射线能与前臂水平亦可。

笔者还清楚记得第一次给病人做工种方法投照时,该病人已治疗固定,且处于极度疼痛中,因为有了第一次投照的痛苦经历,当这种不用摆动旋转患肢投照方法实施时,患者喜悦之情和赞叹声,让笔者记忆犹新。

对于单部位骨折的患者,摆动患肢尚可接受的话,对于多部位骨折的患者是难于接受的,这种人性化投照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1.1.2对于肘关节、上臂中下段外伤的患者因其骨折类型多种多样,其治疗固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对于伸直型固定的比较好办,只需固定一个体位,改变投照方向和片盒的位置即可,然而屈曲型固定的就比较麻烦,主要是正位,因为固定前臂与上臂被紧紧的缚在一起,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知道在治疗固定早期主要是了解骨折的对位状况,以预测治疗效果,可以让患者立于竖立片架前,患臂靠紧片盒,正对球管,用高压投照是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的。

对于上臂上段骨折,可以用穿胸位解决问题。

1.1.3对于下肢骨骨折亦采用与上肢类似的方法达到目的然而,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当我们投照时需要另一个人帮助稳定片盒,这个人通常是家属或陪护人员,对他来说这种照射是不必要的,有违X线防护原则,且有时稳定性不好,影响投照效果。

我们设计了一种“⊥”型投照架,是相当实用的,特别是实施床边投照时。

(1)其稳定性好。

(2)不用另一个人固定片盒

(3)可以分隔,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我们只需要竖立槽上部固定一个铅板即可。

1.2对于脊柱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较为局限,因为脊柱投照相对较厚,所以不过滤线器,投照出来的片,质量较差,但对于评价损伤大致状况,还是可以获得信息的,特别是颈椎损伤的病人,不能转动,不能站立,只能平卧,正位可以转动球管投照,侧位则采用水平投照既可。

1.3对于胸肋骨骨折病人我们发现正位胸片上经常会遗漏一些较为轻微骨折,因此,正确的切线位或透视下点片是相当必要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