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PPP绩效审计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PPP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融资效率、融资质量的融资手段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但是这种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特点的模式若缺少相应的审计督导,则会造成投资成本激增、综合效益下滑,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这使得对PPP项目绩效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绩效 审计   一、PPP的内涵以及开展PPP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PPP的内涵   PPP模式在我国被统一称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解读PPP模式的涵义。

广义上,PPP模式指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签订项目融资合同的方式来共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从狭义上来讲,PPP模式是指政府部门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双方共同设计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资模式的总称。

通过PPP模式使得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资源的到整合,优势互补,达到利益共享,同时让公私两者中更能转移或避免风险的一方来承担更多的风险,以此来实现风险共担。

(二)开展PPP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PPP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具有其他融资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PPP若是缺乏相应的审计督导,尤其是绩效审计,则会造成投资成本激增、综合效益下滑,更甚者,会使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绩效审计对PPP项目的高效率、高成果的运行提供了独立的稽查和评价,与此同时还要对PPP项目开展经济性进行思量,由此可见,PPP绩效审计对PPP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即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增强了对PPP项目的洞察力。

其次,由独立的人员对PPP项目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可以增强PPP项目的透明度,增强人们对于PPP项目的信任程度。

再者,因为对于PPP的绩效审计不涉及任何的既得利益,而且是由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第三方进行的审计,通过出具独立的审计意见,还可以为以后的投资决策等作出指导,帮助更好的进行项目建设。

开展PPP项目绩效审计还有利于将取之于民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改建后更好的用之于民,同时开展PPP绩效审计也为打击贪污腐败,防止浪费损失和低效率的运作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二、PPP绩效审计   国际上对PPP的监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事前准入监管、事中执行监管和事后审核监管,绩效审计作为事后监管中重要的一环来监管PPP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以及在项目建设期间的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和环境性。

(一)PPP绩效审计的内涵   关于绩效审计学术界有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分别是结果论、行为论和综合论。

PPP绩效审计的重心取决于对绩效含义的理解。

若为结果论的支持者,在进行PPP绩效审计时更加关注项目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是否满足社会群众的利益,这时的审计更加注重结果性的审计;若为行为论的支持者,在进行PPP绩效审计时倾向于关注项目进行时的合规性和经济性效率性;若为综合论的支持者,则认为绩效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结果,这时的审计侧重审计的结果性、经济性效率性。

其实,对于PPP的绩效审计不能简单的将其界定为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结果,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5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

审计人员在进行PPP绩效审计时,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了绩效审计的含义,找到PPP绩效审计的重心才能更好的实施PPP绩效审计

(二)我国开展PPP绩效审计时存在的问题   1.PPP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纵观世界各国,只有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备的国家,才能促进绩效审计的良好发展。

我国已出台的关于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却很少,至今都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为绩效审计的实施保驾护航,更不用说有一套关于PPP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了。

即使我们已将PPP绩效审计列入工作日程,但由于缺少这样一套完备的PPP绩效审计法律法规来规范、制约和指导PPP绩效审计,这将严重影响PPP绩效审计开展以及PPP绩效审计审计质量。

2.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PPP绩效审计主要是用来检验和衡量PPP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以及环境性,因此,拥有一套完善的绩效?u价体系可以为PPP项目绩效评价提供完整且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

在1995年,我国就已颁布了关于企业绩效审计的相关评价体系,却至今没有颁布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末,全国PPP已签约落地项目超过1700个,投资额约为2.9万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PPP项目数量和投资额,若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如何保证PPP项目的建设质量,又如何合理保证公私部门综合效益的提升。

若不完善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有怎么会不阻碍PPP项目的良好开展?   3.审计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PPP绩效审计开展

由于我国的PPP项目的落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落地项目净增长率为28%,如此快的增长对实施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现状是审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我国从事绩效审计审计人员大多是从事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缺乏对于PPP项目相关技术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开展综合性PPP绩效审计的过程中,会导致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性,将审计的侧重点放在财务审计方面,从而导致PPP绩效审计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同时,没有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导致他们的知识没有与时俱进,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PP绩效审计的发展。

(三)推动我国PPP绩效审计发展的对策   1.建立健全PPP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PPP项目的落地数量不断的增加,从法律制度的高度上确定PPP绩效审计的内容、程序、本质和范围,才能更好的实现PPP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的审查,并为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从世界各国取得绩效审计效益的程度来看,只有绩效审计的法制程度高的国家,其通过绩效审计取得的审计效益越好,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建立健全了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规,因此,诸如此类国家的PPP绩效审计开展状况优于PPP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国家。

由于PPP绩效审计我国处于一种非完全的授权状态,在开展PPP绩效审计时面临审计风险,所以,我国更应重视PPP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以使PPP绩效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来减少相应的审计风险。

2.完善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完善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我国在面对落地数量越来越多的PPP项目时保证PPP项目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的重要举措。

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对PPP项目进行绩效审计,但我国与PPP绩效审计相关的评价体系却尚未建立。

PPP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为PPP绩效审计评价提供了适用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国应在联系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针对我国PPP绩效审计在实施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秉承着合理、合法、真实性的原则,在合理程度上保证PPP绩效审计检查和衡量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的前提下完善我国PPP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由于PPP绩效审计主要评价的是PPP项目的综合效益,有很多指标是无法用数字予以量化的,因此,在建立评价体系使存在一些困难。

在建立评价体系的时候,可以参考已经取得不错成绩的国家,比如,印度所采取的“定性评价为主,定量为辅”的绩效评价方式。

3.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以满足PPP绩效审计需要。

进行绩效审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PPP绩效审计审计质量。

如果连实施绩效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都无法保障的话,就无从谈起保证PPP绩效审计的质量。

我国目前实施PPP绩效审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无法保证PPP绩效审计应有的审计目标的实现,这无疑阻碍了PPP绩效审计的进展。

审计人员除了应掌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外,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补充一定量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调整绩效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对审计人员进行足够的后续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的补充审计人员应有的PPP绩效审计相关知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不断提高PPP绩效??计人员的知识储量和知识广度,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进PPP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J]. 中国审计,2003,(21):64—66.   [2] 时现. 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06):28—31.   [3] 吴国萍. 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J]. 审计研究,2005,(02):56—58.   [4] 余玉苗,何晓东. 核心效用观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框架[J]. 审计研究,2005,(03):23—27.   [5] 周亚荣.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2):15—2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