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近年来,进步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团体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分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

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

如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

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分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视、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进步审计质量方法

对于内部审计部分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

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鉴戒全面质量治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

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

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

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题目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

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

假如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进步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回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

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二、运用质量复核方法进步内部审计质量      质量复核方法,是指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复核制度

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十分必要。

怎样进行审计质量复核?首先,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应明文规定要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质量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

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作出规定。

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具体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

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的具体复核,应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进行质量复核

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作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