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汇报

古树名保护汇报

古树名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生态、景观、旅游、开发、经济等多价值性,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化,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古树名保护管理工作状况。

近几年,我们围绕古树名保护管理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工作。2012年我们开展了**市古树名木普查,发现全市存在古树名木940株,摸清了我市古树基本状况,为古树保护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是建立古树名木信息档案。对全市940株古树名木登记建档,一树一档建立了古树名木信息档案,对古树名木依其树种、树龄、胸径、冠幅、生长势、生长环境等做详尽记录,对有关古树名木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神话等做记录整理和宣传,既给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依据,又加深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从而达到积极保护古树名木的目的。

三是落实古树名保护监管责任。切实履行古树名保护的监督管理责任,开展古树名木巡查检查,督促指导古树名木的具体管护者开展保护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古树名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增强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使人们认识古树名木的价值,养成爱护古树名木的习惯,减少或避免人为破坏。严格执行保护古树名木的法规,严厉打击破坏行为,对古树名保护做出贡献者给予鼓励,对破坏古树并造成损失者给予惩办。

四是开展古树复壮技术研究,制定古树复壮方案。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研究老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技术,针对各种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复壮技术方案。对有病虫害的树木,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同时根据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采取施肥、除草等复壮工作,恢复其生长; 对枯空严重、有倾斜的树木进行填堵树洞、加固、支撑、围栏、疏枝等手段进行维护,确保古树名木的生长

;对立地环境差的古树名木,采取砌坝、培土、护坝等措施以保证水土不再流失,通过松土、覆砂等措施,增加透气、透水面积,改善其立地环境,从而复壮树体。

二、古树名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古树名保护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古树名保护意识不够。部分地方领导和群众对古树的价值、作用和保护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欠缺自觉保护的意识。有的领导对古树保护不闻不问,有的市民有在树体上刻划、张贴、缠绕铁丝绳索、悬挂物品等行为,甚至有攀树折枝、挖根或剥损树皮等情况。

二是古树保护资金短缺。目前我市还没有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专项经费。开展古树调查和日常监管需要挤占其他项目的资金。古树保护复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且古树保护是个长期工程,没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古树保护管理就是空谈。

三是具体保护责任难落实。**市政府于2007年出台的《**市古树名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对我市的古树名保护实行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林业部门落实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古树名木的管理保护技术措施的制订及实施抢救复壮工作古树名木所在地单位、个人按照职能部门制订的方案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工作,及时有效制止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由于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具体保护责任单位往往不能很好的落实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四是保护复壮任务艰巨。去年9月份,市林业局组织林业专家组成调查小组对已建档古树名木中衰弱、濒危古树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市940株古树名木中衰弱、濒危古树为107株,所占比例为11.4%。衰弱原因主要为肥水不足、病虫害侵袭等,濒危原因主要为人为破坏、病虫害侵袭等。急需保护复壮古树名木数量巨大,衰弱、濒危原因各异、地域分布又较分散,对每株老树、大树、古树名进行保护复壮,任务十分艰巨,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立古树名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展工作

一是推动对古树名进行地方立法保护,建议各级政府设置古树名保护专项经费,加大对古树名保护的资金投入。

二是加大古树名木宣传保护力度,普及古树名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和重要性,把保护古树名木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保护古树名木。

三是;落实古树名保护责任制度,确保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能找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能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加强古树名木日常管护工作,定期进行施肥、修剪,对长势不良的树木进行复壮,更换营养、追肥、加大地表通气、护大围护范围等,确保正常生长

四是全市古树名进行全面普查,登记造册,分级建立全市古树名木档案,进行挂牌保护。近年来,我市又陆续发现数量可观的新的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因此,有必要对全市古树名进行全面的普查。

五是针对古树后备资源开展古树后备资源调查工作,理清全市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分布情况,树种、树龄、生长势等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对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建立电子档案并挂牌保护,同时加强技术保护措施,确保树木茁壮生长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