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钢琴初学者的教材:钢琴初学者教材

对于初学钢琴的琴童家长来说,该怎样选择钢琴教材,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适合钢琴初学者教材介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适合钢琴初学者教材一.汤普森钢琴教程

汤普森钢琴教程系列至今是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钢琴启蒙教材。此套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明确:1,循序渐进,坚持每课都有新内容;2,音乐素养与技术课题双线推进;3,将技术目标—基本乐理音乐历史—表现手段—音乐体裁及分析结合在每一课的具体曲目中。

在我国,汤普森虽被广泛使用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因为使用者对编写思路认识不足,把此教材之使用仅仅局限在把音符奏响的狭隘范围内,忽略了编者引导学习者进入音乐艺术殿堂,全面培养艺术素质的整体目标。

从现今种种钢琴启蒙教材看来,汤普森音乐内容的编选与循序渐进的布局上,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汤普森钢琴现代教程V」共29课,全部选自钢琴艺术名篇,历经18至20世纪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民族—现代各种风格趋向的代表性片段,以使学生集中了解各种不同的钢琴音乐精华,并以此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拓展,进入钢琴音乐的广阔天地。29首乐曲可看作29个不同路标,每个路标都指向不同的攀登绝顶之路径。

适合钢琴初学者教材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构架思路在于将钢琴学习过程每一阶段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直观体验,培养全面素质。其基本特点在于把钢琴学习以基础—乐理—技巧—演奏四条纵线分别构架,同时在每个结点交织进行,使键盘—手位—动作—理论—表现在每课的进程中平行发展,力图达到对音乐听觉—控制—理解—表现的统一。对于入门切入点,巴斯蒂安采用键位直观化—指位独立化—谱位图解化,力图将基本乐理的枯燥化为幼儿更能接受的游戏。绘图着色是一个重要手段。唱音名—唱曲调—拍手—跺脚—走步—跳舞,都是有效的配合手段,既有利于全身动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准确性,又能使学生在习琴过程中获得更大乐趣。基础入门与乐理与技巧入门,不能只用基础而不做乐理与技巧。在进阶系列(1至5级)中,巴斯蒂安教程分作基础—乐理—技巧—演奏—视奏五个横块状分册,五块本身各有自身纵线状进阶。使用者在每一课的教授中必须与相关分册的平行教材相糅合,进行相关链接。从根本理念上,巴斯蒂安汤普森并无大异,都是在每个环节促进音乐与技巧的共同培育,但汤普森将相关各种内容融于乐谱同一页面中,就无法同时展开乐理—结构—和声—节奏—体裁—曲式—历史等等如此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即使有阶段性乐理讲解及测试,也只能十分浓缩而简单。巴斯蒂安将每项内容分册,当然有利于把相关内容有更大篇幅施展,但由于汤普森在同一页面,较容易找到关链接;巴斯蒂安却散落在四个分册(视奏另列)中,就需要教师对全盘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以便于在各块之间横向连接,并掌握纵向的进度。总之,配套教材要条配融合,纵横交错,双线并行,全面推进。决不能只弹有音符的那一部分。

适合钢琴初学者教材三.巴托克《小宇宙》。

巴托克《小宇宙》在习琴启蒙阶段,在五指位置范围内提出了结音乐—听觉—感受—技术—操作—机能—乐理—情趣诸多方面的综合课题。启蒙阶段最为重要。学生尽早接触多种音乐基础语汇,在五指基础范围内尽可能完善,达到开发心智—强化感受—倾听声音—控制动作—准确操作之间的平衡,将为日后真正走进音乐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系统研读巴托克《小宇宙》,不由得使我对他一贯的崇敬之心又成倍地提升!一番苦心啊!那么深邃的智慧为幼童们而作,他希望幼儿少年及早接触—感受—理解20世纪前半叶发生在现代作曲领域中的新思想新原则新发现。只在最狭小的五指范围内,他大大地拓展音响与节奏组合之可能。传统印记,现代巴赫,随手可拈!巴托克《小宇宙》由于其深邃作曲思维的渗透,使其在五指指位范围内对音响组合多样化追求超过了至今所有启蒙初学教材。其追求目标是极度扩大五指指位的对位—复调—模仿—卡农性质,在学琴第一时间接触多利安—弗里几安—利底安—密克索利底安—甚至带减五度的洛克里安。由于音乐语汇差异,在我国似乎尚有传播困难。

据贝拉巴托克本人前言所说,分为六册的《小宇宙》中,前四册乃为钢琴初学者提供练习,以尽可能涵括所有初学阶段经常遇到的简单技术问题,尤其前三册,供初学第一至第二年所用。但与传统钢琴教学体系极大不同之处,在于巴托克从初学伊始就注入了20世纪前半叶几乎全部新音乐创作元素,如调式音阶及人工音阶,双调性及多调性,横向的与纵向的非均匀分割的节奏重组与复合等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使学生从五指范围的学习开始,就超越五个白键(C—D—E—F—G或A—B—C—D—E)的非大调即小调的音响范畴,接触更多非大小调系统的音响组合与各种协和—不协和音程之间的连接—转换—对抗—变异的音响效果,开拓初学者耳朵及心灵对各种不同音响的体验—感觉—接受—理解,对他们日后在更深程度上接受与理解范围广阔的音乐作品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教一首曲子,对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感觉—感受—感应—感动每个细节,感性应是出发点,并不要求他们从一开始弄清每个音程—和弦—调式名称的。正如我们外出欣赏春色,重要的是感受繁花似锦的美丽,并不需要背出每种花草树的拉丁学名及其种属科目一样。但对教师来说就不同,教师必须对每个细节来龙去脉了如指掌。

现今流行于世的种种启蒙教材,立足于启发兴趣,开启直觉,寓教于乐,健全心理,有许多方面反映了音乐心理—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不论如何玩法,也不论如何好玩,归根结蒂要落实到每个孩子在琴上发出什么声音—奏出什么音乐这一最实在的目标上。因此,在关注各种游戏各种启发各种联想的同时,不能忘记根本——音乐

汤普森巴斯蒂安巴托克三种启蒙教材进行比较,很显然,上述三种教材体系的全盘设想大同小异,殊途同归,无非用各种方法使技术与音乐双轨平行,将乐理—视奏—听音—乐感融于一炉,使历史—风格—情趣—表现合为一体。切入点大致从单音逐渐增至5指,然后长期巩固五指指位。相对而言,汤普森积点成线,在每个点上结合各种要素,纵向连接成进阶之线,曲目与和声较传统,强调音乐感,专业性强,有利于培育音乐专业气质;巴斯蒂安则以各项要点目标分离,各自成线成块,以相关链接的网络概念的出发点,横向连接在同一点上的各方向放射相关点,结点成面,选择曲目在兼顾传统同时拓展现代通俗—流行乐曲,强调趣味化,实用性强,有利于拓展大众爱乐者眼界;巴托克则以对位复调为出发点,抓紧五指指位这个狭窄的基础课题,从各种调式的复合、各种调性的复合、各种节奏的复合、各种自由与严格的对位与模仿,把五个手指指位向四面八方开拓,扩平面为宇宙,几近极致,强调创造力,思辩性强,有利于培养钢琴作曲两栖人才。汤普森设计的是通向钢琴艺术家之路;巴斯蒂安开启的是通向钢琴爱乐者之路;巴托克经营的是通向现代作曲家之路。条条道路通罗马。音乐之罗马向众人招手!

无论汤普森巴斯蒂安,还是巴托克,每课都有乐理,融在了每堂课中。关键完全不是用不用哪套教材的问题,而是如何全面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诸多钢琴启蒙教材中,以任何一项为主线,吸收—链接—整合—重组各家之长,互相补充,是最好办法。巴斯蒂安的卡通、分册特别容易引起小孩兴趣与成就感;汤普森有大量优秀经典乐曲,营养丰富;巴托克小宇宙特别炼耳朵练脑子,又可让孩子们从小熟悉20世纪语汇。同程度拼合,高程度视奏,可物尽其用汤普森巴斯蒂安巴托克三套钢琴启蒙教材都是理想主义的结晶。汤普森以曲目为中心,想为学生提供更多好听的经典的乐曲进入音乐圣殿,欲使知然;巴斯蒂安乐理为中心,在接触任何新元素时欲知所以然;巴托克以组织为中心,在五指指位内最大限度扩展音高组织节奏组织音响组织,欲知不然。大道三条矣!

教师最大作用体现在布置功课,掌控进度,把握要点。布置功课就是开药方。而布置功课的药方源既对学生之症,又补学生之虚,再长学生之力。这就必须具备有眼光有计划有效果有针对性的相关链接。要充分而深刻理解每个启蒙教材系统的基本理念,取各种教材之长,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材进行再链接,不但在巴斯蒂安内部链接,而且在汤普森巴斯蒂安巴托克三种启蒙教材之间进行链接,进而在基础训练—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中外乐之间不断进行链接,盘旋上升,不断攀登。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