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28例真菌感染诱发哮喘

【关键词】 中西医 真菌感染 哮喘

引起变态反应的真菌主要为空气传播非致病性腐生菌,真菌的孢子及菌丝均有抗原性,同属不同种的真菌可有交叉抗原性[1],临床上以发作性喘息为主要表现,与支气管哮喘、COPD急性发作等难以鉴别。为了提高对真菌感染诱发哮喘诊断及治疗认识,现将我院200407~200712收治的外院或我院首诊误诊的28例真菌感染诱发哮喘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8例真菌感染诱发哮喘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4~63)岁,平均(48.3±2.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个月。其中外院或门诊首诊误诊的例次为支气管哮喘26例,肺癌5例,COPD急性发作6例,肺结核3例,心衰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这组病例均否认既往明显哮喘发作史,均经3种以上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结核治疗以及舒张气道对症处理无效,甚至病情加重。

1.2 临床表现有明显真菌暴露史者3例,余无明显接触史。临床表现均有急性发作的喘息,伴咳嗽、咳痰20例(71.4%),伴畏寒发热12例(42.8%),伴痰血至大量咯血7例(25%),伴胸痛5例(17.9%),伴头痛、流涕、咽痒3例(10.7%)。体征:28例均可用闻及肺部哮鸣音,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12例,呼吸音增粗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严重唇紫绀3例。

1.3 基础疾病上述病例中,除2例明显职业接触史外,余26例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中COPD 6例,恶性肿瘤3例、类风湿性疾病5例、支扩4例、慢性血液系统疾病4例、支气管肺囊肿2例,糖尿病5例、肺结核2例、手术2例、慢性肾衰1例、HIV感染1例。

1.4 辅助检查

1.4.1 影像学检查X线和或CT示肺部浸润表现为主,斑片状阴影,肺叶、段实变影15例,弥漫小结节影8例,肺野肿块5例,空洞或不规则低密度影4例。

1.4.2 病原学检查痰涂片找到同一真菌属>3次9例,痰真菌培养+找菌丝孢子阳性>2次21例,气管镜刷检涂片真菌阳性19例,BALY培养真菌阳性25例。

1.4.3 组织病理检查经皮肺穿物六胺银染色找到菌丝3例,开胸肺活检特染真菌阳性1例。

1.5 诊断要点[2]。

1.5.1 临床诊断 包括病史采集、体检检查、X线胸片表现。

1.5.2 真菌检查诊断的重要依据,有时需多途径、多次反复检查才能确诊。

1.5.3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中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是诊断真菌病及检查病原真菌的关键。

1.5.4 辅助诊断 有血清学检测、皮肤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临床尚需进一步展开。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