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打出环境执法“组合拳”

肇庆打出环境执法组合拳

不同部门之间紧密配合,编织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天罗地网,污染行为无所遁形;  不同区域之间精诚合作,构建环境监管的统一战线,跨界污染难题迎刃而解;  采用超常规手段,保持打击环境污染的高压态势,守住环境质量不放松。  去年以来,肇庆市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环境监管执法新模式,不断自加压力、开拓创新,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为环境监管执法配上尖牙利齿,让环境违法企业闻风丧胆。  跨部门执法,  编织环境执法的天罗地网  3月,肇庆市环保部门接到群众反映,端州区某电子配件厂存在通过暗管偷排生产废水的行为。环保部门迅速开展暗访,在掌握可靠线索后集中执法力量雷霆出击,对该厂实施查封,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对该厂负责人实施了行政拘留,成为肇庆第一宗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4月,肇庆市环保局和端州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间无名电镀厂通过渗坑偷排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电镀废水。环保部门案件移送到市公安局审理后,市公安局认为该厂负责人胡某涉嫌环境污染犯罪,随后联合环保部门对该案进一步取证确认并立案侦查,最终对胡某进行抓捕,这是肇庆市第一宗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胡某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及肇庆市环保警察成立以来刑事拘留的第一人。  4月,肇庆高新区环保局对辖区内某皮饰公司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进行了查处,后经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核实,该公司相关责任人如实交代了自己吩咐员工将污水处理池中未经处理完毕的污水,抽到雨水沟直接外排的违法事实。公安机关随后依法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行政拘留,这是肇庆第一宗基层环保公安联合查处的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肇庆的这三个第一宗,有效打击了辖区内的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极大地震慑了环境污染犯罪分子,也是肇庆市环境执法跨部门协作的成功典范。  与公安、国土、林业等部门成熟的执法体系及程序相比,环保执法起步比较晚,机制体制建设仍需完善。肇庆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李锦华提到,为弥补环保执法的不足,肇庆市积极探索部门合作机制,特别是强化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提高环境执法成效。  第一宗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顺利推进,就得益于公安机关的介入。肇庆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李克本文由收集整理提到,案件办理过程中,由于意识到情节的严重性,犯罪嫌疑人胡某在接受环保局调查之后就藏匿起来。在肇庆市安局经侦支队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后,胡某更是通过变更联系电话、变更车牌号码等试逃避打击。面对胡某处心积虑的逃避,公安机关发出了网上通缉令,几天时间内就将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归案。  各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应建立处理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的快速机制,治安部门应指定专门大队领导及联系人负责此项工作各公安分局、县(市)公安局对环保部门移送的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该办不办,或者干扰案件查处,甚至包庇纵容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为了做好部门执法衔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肇庆市公安局还专门印发《肇庆市公安机关办理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规定》,足见部门合作机制已经渗入肇庆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  多部门的合作,起到的是1+1大于2的效果,而不是各干各的。李锦华认为,跨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实现了强强联合,为环境违法行为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使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跨区域执法,  打造污染防治的统一战线  今年8月5日下午3时许,三水区环保局执法人员接到四会环保局信息,三水与四会交界处的四会南江工业园内有人焚烧垃圾,污染环境。三水区环保局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执法人员在四会南江工业园发现,着火地点在工业园内一水塘旁边,附近堆有大量废旧泡沫、废旧塑料袋、废油桶等垃圾,火势凶猛,黑烟弥漫,气味扑鼻。此时,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肇庆消防部门的3台消防车在紧急地开展灭火工作,三水环保局执法人员马上投入战斗,与肇庆市四会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当地村委会及南江工业园管委会疏散周边人群,指挥灭火,并开展原因调查。四个小时后,大火被彻底扑灭,一起跨界突发事件被以最小的代价平息了。  三水、四会两地行政区域相互交错,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处理类似环境污染等事件时,如果互相不信任或者推诿扯皮,工作就很难开展。四会市环保局副局长刘捷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两地近几年来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  早在今年7月14日,三水区和四会市两地环保、交通、公路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并达成共识:要加强三水、四会两地合作,逐步建立起跨界联合治污的长效机制。会议决定,双方定期交流环保工作进展、相互借鉴经验,同时加大跨界联合执法的力度,对于南江工业园、西南河口片区等跨界区域内的排污企业加强巡查和监管,提高企业的守法自觉性。  这次联席会议让双方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刘捷指出,过去三水和四会两地的合作,大多只是集中在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处理上,这一次的合作进一步延伸到日常的治污、监管等领域,构建起两地的跨界合作长效机制。  得益于这种合作机制,8月5日交界处火灾被迅速扑灭,影响被降到最低。在环境执法领域,合作机制更显示出强大的威慑力。  9月10日至13日,三水区环保局和四会市环保局开展为期三天的深夜跨界执法,对三水区的西南河口、金本片区以及四会市南江工业园内的重点企业进行跨界联合执法。行动选在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3时,这是三水、四会环保部门首次联合开展零点行动。行动期间,两地环保局派出执法人员近200人次,共计检查企业61厂次,对5家企业进行了立案调查,对18家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对3家企业当场责令停止排污或停产整治。  巧合的是,12日夜间至13日凌晨,肇庆市环保局抽调高要、鼎湖两地的监察监测人员,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