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中的中国 中国民调

民意调查是一种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大范围民众看法的科学方法,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它的客观性、真实性为各界公认,甚至有时被用作政府决策的依据。

下面本刊依据一些权威的调查数据,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作了一个简单的描绘。

这些调查表明,民众中国看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了一个转折性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在他们心目中国的重要性显著提高。

美国民众中国看法形成了稳定的、分裂的两派,其中怀有恶感的人略高于持有好感的人。

近年来,中国成为美国民众心目中对全球稳定、世界和平最具有威胁的国家。

一、在大部分美国民众心目中,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朝气勃勃、充满希望、讨人喜欢的国家。

美国心目中国人的形象而言,1989年是一个转折点。

表1显示出1989年之后,美国民众中对中国持有好感恶感的人数每年都是基本稳定的,起伏变化不大,两者的差距也并不明显。

但1989年后美国民众中对中国好感的人再也没有超过对中国恶感的人。

表1      这是盖洛普自1980年以来所作的针对中国民意调查统计(省略/poll/1627/China.aspx)。

二、如果对比美国民众中国和俄罗斯的看法,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冷战中美国的主要对手,如今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却大相径庭。

表2显示出从1996年以来,美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好感始终远远高于对中国好感,并且在2000年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以来,这种差距还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表2      这是盖洛普自1996年开始的针对中国和俄国的民意调查中,对两国持有好感者的统计对比(省略/poll/7996/PostCold—War—Views—China—Russia.aspx)      三、正如表1所显示的那样,美国民众中对中国持有好感恶感的人数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它们稳定在一个大致的数字上。

这或许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出现了分裂,这种分裂是持久、坚定的,只是其中持有恶感的人始终占据着上风。

表4显示直到2007年这一趋势仍然没有变化。

不过,表5的数据说明,2007年的时候,58%的美国人认为中国美国非常重要。

从排位来看位居第四,只低于伊朗、伊拉克、朝鲜。

表3将所有调查的25个国家进行了分类,其中在美国民众认为不喜欢,但重要的这个区域共有5个国家:中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朝鲜。

虽然在所有这5个国家中,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最高。

但是,众所周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朝鲜这样的国家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意味着什么。

表3      表4      表5      以上三个表是盖洛普2007年2月14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

表4、表5是专项的民意调查,分别调查美国人对世界各国的好感度、恶感度和他们的国内事务对美国重要程度的认知。

表3是其他两个表的综合统计。

省略/poll/26632/Iraq—Iran—Afghanistan—Korea—China—Viewed—World—Hot—Spots.aspx)      四、如果说以上的调查还只是显示了一种长期趋势的话,下面这组调查则鲜明地说明了中国崛起所引起的世界焦虑。

表6显示,2008年,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以及英国人都认为中国是对全球稳定最大的威胁,只有西班牙人认为中国的危险性低于美国,但也有近30%的西班牙人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危险。

表7则说明认为中国世界和平最大威胁的美国人从1981年的5%激增到2008年的35%,这个比列远远高于俄罗斯、美国伊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从1981年的72%降低为2008年的10%。

表6      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Harris公司一起作的民意调查,主题为:你认为谁是世界安全稳定的最大威胁?(省略/tc/story_english.jsp?id=001018673)      表7      这是2008年美国ABC电视台最新的民意调查,主题为:你认为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者?(省略/sections/world/DailyNews/poll010724.html)      虽然我们知道,民意常常是多变的,民意调查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也可以做出多种解释。

但是,今天,即便是最谨慎的人也不会怀疑持续多年的、客观的调查,会在很大程度上扭曲民意。

更何况,这些调查的结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和感受非常接近。

因此,根据上面这些调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人的眼睛里,中国是一个与伊朗、伊拉克、北朝鲜相去不远的国家,只是中国的规模和力量更为强大。

而且,对于中国看法美国民众的分歧是鲜明的、持久的。

如果把这种情况与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的普遍好感相比,我们就会知道,在我们改革开放的30年里,西方世界中国看法悄悄地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