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作者:冯长伟 郭群依 张丽 罗文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的治疗方法很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受患者年龄、经济条件及供体等因素的限制,仅少部分患者能够接受该治疗羟基脲(Hu)联合干扰素可有效控制白细胞的数量并能延长慢性期的时间,但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干扰素的低热、乏力及关节肌肉酸痛等副作用,使治疗中断。其中部分患者白细胞数控制良好,但血小板异常增高。增加这些化疗药物的剂量,常引起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血小板增多与疾病的加速、急变密切相关。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作者联合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 HHT)治疗CML伴高血小板患者1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CML患者按国内标准经临床、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43岁(14~62岁);慢性期16例,加速期2例。所有患者应用羟基治疗,绝大多数联合应用过α—干扰素,其中2例在初诊后分别进行过2次白细胞单采去除术,患者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内,血小板(500~1200)×109/L。

1.2 治疗方法     应用三尖杉酯碱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持续3h左右,1次/d,连续7~10d为1周期,4~5周重复。治疗期间羟基脲减量或停用。高三尖杉酯碱应用结束后每周查血常规1~2次。

2 结果。

经1周期三尖杉酯碱治疗后,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其中78%(14/18)患者降至大致正常范围内,22%(4/18)经第2周期治疗血小板亦降至大致正常,用羟基脲维持治疗羟基脲的用量根据白细胞数目调节,白细胞维持在(3.5~9)×109/L之间,时间在3~8周,可使血小板维持在(120~450)×109/L之间。应用三尖杉酯过程中,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轻微,无1例发生严重的心脏和肝脏不良反应,3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停药后10d左右恢复正常。未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及严重感染现象。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