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的诊治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诊治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发病因素复杂,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常见的原因有胆管疾病,因胆总管与主胰管常有共同的通道;其次为酗酒和暴饮暴食及感染、外伤;各种原因所致的高钙血症,可促使胰腺结石形成,也是形成胰腺炎的原因之一。

而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预后差,病死率高,及时去除引起疾病发作的病因,能有效地预防再发作,促进胰腺功能和形态的恢复,避免SAP.本文旨在探讨AP的不同病因及相关因素与AP发病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提高AP的临床防治水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根据92年亚持兰大会议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诊断。

男1l例,女3例,年龄28—65岁.平均41.5岁。

1.2病因暴饮暴食10例,胆道疾患3例,不明原因1例。

1.3临床表现病程1/2—3天。

弥漫性腹膜炎9例,局限性腹膜炎5例,休克10例,黄疽2例,腹水1例,精神症状3例。

腹穿11例,抽血性液8例,深啤酒样液2例,阴性1例。

WBC2.8±0.86×109/L,血清淀粉酶940±260IU/L,高血糖5例,低血钙3例,肌酣增高4例,CT见胰腺肿大4例,胰周脓肿1例。

1.4治疗早期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

10例行晚期手术探查,8例行胰包膜切开,胰腺胰周坏死组织清除,2例行胰腺部分切除,胰周置数根引流管冲洗,术后禁食,TPN支持,胰周反复冲洗,联合应用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

1.5结果本组14例,l0例行晚期手术,3例行2次手术,2例死于术后脓毒血症,1例因休克不能纠正而死亡,治愈11例,死亡3例。

2讨论 2.1腹穿是诊断重症胰腺炎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的范围程度不成正比,不能根据淀粉酶来判定病情。

腹穿操作简单快捷,能有效地鉴别重症胰腺炎和中轻型胰腺炎,及时指导治疗。

穿刺液15ml,为血性或啤酒样液淀粉酶1500IU/L,即可诊断。

2.2必须重视休克纠正

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出血渗出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双重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以无尿等休克症状作为主诉来就诊,如得不到有效纠正,势必加重病情,影响治疗,甚至死亡。

应积极补足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保护肾功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