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路云和月 三千里路云和月是什么意思

2006年7月7日,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重走穆青路”大型采访活动第二阶段“追寻峥嵘岁月”开始启程,至26日,采访团成员从河南郑州出发,跨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行程3000余公里,走访了穆青从参加革命到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战斗、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了部分革命历史专家、八路军老战士、穆青生前报道过的典型模范人物的后人,以及在不同时期与穆青有过接触的各地群众近百人次,收集到大量的宝贵历史资料,初步了解了穆青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丰富了穆青研究的内容,制作了《追寻峥嵘岁月》的电视纪录片。

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是在中宣部刘云山部长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全国唯一一家专门研究穆青新闻思想新闻实践的学术基地,“重走穆青路”是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采访调研活动,旨在沿着穆青当年成长、战斗、采访的足迹,搜集和穆青有关的史料,走访和他有关的人士,挖掘他新闻思想新闻实践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学习穆青精神,做人民的好记者。

去年暑期开展的第一阶段采访活动遍及河南全省和北京,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寻根之旅:寻找穆青一辈子心系人民、对党忠诚的思想根源      回顾此行,感觉我们不仅仅是重走了3000余公里的道路,更是走过了一段心路历程,追寻到了穆青一辈子心系人民、对党忠诚、执著于事业的思想根源。

此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开封县的杨楼村,为穆青长眠于地下的双亲祭扫墓地。

穆青的父亲穆蕴珊去世后原安葬于郑州,母亲杨文芳去世后,子女们将之迁至开封县杨楼村与母亲合葬。

穆青的母亲具有典型中国妇女的优秀品质,一生坎坷但百折不挠,家务繁重却任劳任怨,她“要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教诲对穆青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一生平易近人,不计前嫌,始终怀着一颗感激的心,竭尽全力为党和国家努力工作。

穆青在山西度过了他革命生涯的最初3年时光。

在临汾、岚县、兴县的采访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片深沉厚重的土地和她的英雄儿女们在战争年代所作出的贡献。

安静的烈士陵园中,长眠着上千位有名无名的革命烈士;革命纪念馆里,展示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戎马倥偬的战斗历程;档案馆里,记载着这片土地在特殊年代里人民的奉献与牺牲;老八路的家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留在他们身体上的创伤和如今简朴得近乎寒酸的生活,更感喟于这一代人奉献一切、不求回报的生活态度。

在老区采访期间,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这里民风的淳朴。

在战争年代,他们曾经踊跃支前、送粮送物、护送伤员,如今在市场经济时代,他们对外来者仍然保持着一份质朴的热情、友善与亲切,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作为穆青新闻思想核心的“勿忘人民思想,应该就起源于他曾经生活的这样的时代背景。

研究之旅:探寻穆青新闻实践的早期经历,研究穆青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      这一路的采访调研,我们把重点定位在研究穆青新闻实践的早期经历、探究穆青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上。

《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和《赵占魁同志》是穆青早期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由此在全国解放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赵占魁运动。

延安清凉山的新闻纪念馆里,我们查找到了大量的有关赵占魁报道的史料。

解放日报》上穆青、张铁夫的报道,以及在他们报道之后引发的大量后续报道,各行各业的人们写给赵占魁的信,作曲家为赵占魁创作的歌曲等,体现了切合时代需要的报道在实践中焕发出的“精神变物质”的巨大能量。

也正是赵占魁的报道,让穆青真正认识到了新闻的力量,从此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多年以后,这位曾一心想当作家,不太情愿地被党分配做了记者的穆青曾经这样说:“我很感谢时代的选择,为能献身这样一个事业而感到高兴、感到自豪。

假如有来世的话,我仍选择新闻

”   延安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清凉山上被称作“万佛洞”的几排石窟中,集中了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中央出版局和党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等中共中央的全部新闻机构。

当年,顽强的新闻工作者就是凭借这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冒着敌机的轰炸和一次次火力扫荡,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四面八方。

如今,这里建成了集史料、展览和教育于一身的现代化新闻纪念馆

这座由穆青亲笔题写馆名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建于2001年,2004年6月正式开馆。

馆内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和情景再现,生动展示了我党革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和印刷出版事业在延安时期的创立与发展,描绘了党的新闻事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深入群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贯指导方针,也是纪念馆着力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

纪念馆一楼正厅陈列的雕塑上清晰地镌刻着毛主席在1942年3月8日为《解放日报》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一支如椽巨笔正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二楼展厅里展出了一组延安新华社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农民的塑胶像:在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一位身穿八路军军服的年轻记者盘腿坐在地上,对面坐着一位头裹白手巾的老农,记者一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老农,仿佛正在倾听老农谈话,记者手里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字。

这幅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的面貌和作风,许多像穆青那样的年轻记者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群众生活,贴近工作实际,反映最基层人民的呼声,把党的声音传播到人民的心里。

也正是在延安时期,在《解放日报》的改版过程中,穆青一次次地得到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博古等人的批评和教诲,在这种磨砺中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新闻观念,坚定了他一生奉献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信念。

学习之旅: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学习穆青三贴近的采访作风,学习他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教育学生向老一辈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穆青精神,做人民的好记者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另一目的。

从活动的过程看,我们也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延安新闻纪念馆,我们看到了被油烟熏得乌黑的排版车间和《解放日报》社原社长博古同志简朴的旧居。

在博古所住的窑洞里面的山壁上有一扇小木门,它连着一个通向十几里之外的地道,当敌人袭击时可用来逃生转移。

我们手持电筒弯着腰慢慢向里探索,洞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相隔不远的道壁上就凿有一个小坑,坑上方还残留着油灯熏过的烟黑,在拐弯交叉处,地道相对宽敞,高能直身,顶端还有一些锈透了的铁钉,据说这是工作人员转入地下临时办公时用来悬挂马灯的。

60多年前,就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在这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的山洞里,任凭敌人的炮火连天响起,但党的声音没有一天停止向外传播过。

在山西闻喜县吴吉昌的家里,我们看到了穆青送给吴吉昌的貂皮帽、人参酒和写给吴吉昌的亲笔信,听到了穆青和他的采访对象十几年间互相牵挂、交往不断的感人故事。

就是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在一切官场应酬场合从不喝酒的穆青喝下他的农民兄弟捧上的一杯酒,辣得流出了眼泪。

兴之所至,一个69岁、一个81岁的两个老汉甚至一起扭起了“抬花轿”。

正像吴吉昌的儿子吴凌勤所说,穆青是用心在写他的采访对象。

他捧出了一颗心来,怎能不换回一颗心去?穆青和他的采访对象之间,之所以留下了很多相交几十载、情同亲兄弟的佳话,是因为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共同信仰和忠诚,对人民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引为知己,同时,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真诚地对待他的采访对象,以心换心,急之所急,痛之所痛,而不是把对方简单工具化的必然结果。

成长之旅:这是一次专业知识的练兵与检阅,更是参与者人格与心灵的进步与成长      这次采访团的成员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

团员们性趣爱好迥异,专业知识也各有短长。

令人欣慰的是,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精神的感召之下,采访团的成员焕发出了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凌晨4点,摄像的同学摸黑爬到清凉山顶去拍宝塔山上的日出。

天刚蒙蒙亮,摄像的同学已经在岚县菜市场上开始了采访

时值深夜,还有同学在奋笔疾书,整理当天的采访笔记。

大学一年级的女生,在这次采访中历练成一个从容不迫的出镜记者。

后期的片子制作中,同学们熬过了十几个不眠之夜,用十分有限的设备写出了超乎大家想象的作品。

骄阳下挥汗如雨,风雨中行色匆匆。

赶路时脚上磨破的血泡,带病工作时豆大的汗珠、嘶哑的嗓音,采访途中尘土淹没的双脚,深夜归来时路灯拉长的影子……这是浓缩的半个多月,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合作、坚忍、体谅,常常让带队的老师感动不已。

在实践的督促下,每个人都在飞快地进步,阳光晒黑了皮肤,经历却强健了心灵。

清凉山下,有同学感动于先辈创业的艰难,认识到新闻工作的神圣与责任,连夜写下入党申请:我愿意在此出发,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一生……   (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