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1

【摘 要】农业保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

它为推动农业体制改革,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了困境。

其突出矛盾表现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保障而各商业保险公司却不愿涉足该领域。

本文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农业保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业体制改革 政府支持 再保险      一、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种极度不确定性状态下,客观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现代农业保险应运而生。

农业保险发展,对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保险农民个人的影响   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由参加农业保险农民共同分担损失,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

(二)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性,保护农业资源。

同时,农业保险有调节农村经济、稳定物价的作用,因为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使大额的不定的农业风险损失,转化为小额的固定的农业保险费的缴纳,可以节约部分开支。

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也可以稳定农产品物价水平,保证社会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三)农业保险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因此,农业上因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更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农业保险的介入,会使农业生产者尽快恢复生产,从而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的稳定,从而安定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一)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有:   1.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狭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也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

2.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还主要是由保险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益而言,保险费用较高,也抑制了农民保险需求

3.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保险意识还较差。

以上因素造成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这就很难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萎缩的供给和低迷的需求状态下,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农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户缴纳的保险费,而农业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

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有59%的农户仍属于纯农户,这些纯农户家庭90%的收入来自纯农业收入。

而投保农业险会导致农户收入持续走低,在农户收入减少的同时,农村公共品供应的弱化将使农户隐性负担逐步增长。

这种单一的、不稳定的来源渠道也是农业保险实践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农业保险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   农业保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也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农业保险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详。

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而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复杂性、艰苦性,也导致人才更是奇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