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头针治疗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头针 针灸疗法。

中风亦称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危急病。中风在急性危险期后,常出现严重后遗症,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亦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运用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使症状缓解,脑功能获得改善和恢复,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

1 理论基础。

1.1 脏腑经络理论 头针是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上属于脑”,说明头部与各脏腑器官均有密切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足少阳胆经“上抵头角、下耳后”;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阳跷脉绕头,“在项中两筋间入脑”;阳维脉绕头“会哑门、风府,复入风池”,亦通脑。此外,十二经别和十二经筋中,分布于头部者亦多,如手少阳经别“指天,别于巅”;足太阳之筋“结于枕骨,上头下颜”;足少阴之筋“结于枕骨”;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十二经别中的阳经经别在颈部合于本经,上达于头部;十二经别中的阴经经别在颈部合于其相表里的经脉上达于头。头也是气街所在部位,通过气街的作用,经气内止于脑,构成了头皮与脑髓的紧密联系。因此,分布于头的经别、经筋、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脑联系。它们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头皮选区治疗脑源性疾病,距离最近,使针刺作用直趋病所,符合“近部选穴”原则。

1.2 现代医学理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脑血管病患者虽然病灶处有一部分神经细胞已经死亡,但在病灶周围的神经细胞并没有完全死亡,大多数仍处于休眠状态,如何使这部分暂时失活的神经细胞恢复其正常功能是各种治疗方法的目的[1]。研究表明,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头皮投射区针刺,通过直接兴奋中枢运动神经,加强神经冲动,可改善大脑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脑水肿,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纠正抑制性泛化,激发细胞活化,使受损的处于半休眠状态的细胞复苏,甚至达到正常脑细胞功能[2]。

2 取穴原则   笔者经过十几年的观察与探索,最后把“辨病取穴”作为头针治疗的根本法则。辨病取穴是根据疾病的病变部位进行头针取穴,以焦顺发和方云鹏体系[3]的头针刺激部位为主,且以中枢系统病变为代表。例如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偏瘫,其病变部位在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则分别取运动区(倒象)和感觉区(倒象)[4]。如用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分别为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急性脑血管病所导致的失语,其病变部位在布洛卡区(Broca‘s area)、颞上回后部和角回等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区;产生运动性、感觉性、命名性失语等,其相应的头针取穴则以运动区下1/5(说话)、言语3区(信号)和言语2区(记忆)为主。

3 针刺手法。

3.1 快速捻转法 针体头皮呈15~30°刺至头皮下肌层或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区,深度1~1.5寸,定位后不提插,示指一、二节呈屈曲状,以示指桡侧与拇指掌侧夹持针柄,示指的掌指关节不断屈伸,使指体旋转,每次针体旋转各2周左右,应达200次/min以上。

3.2 抽添法 分为抽气法与进气法2种。抽气法属泻法,即用左手固定刺激区,右手持针,拇指与示指、中指夹持针柄,针身与头皮呈15~30°,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刺入头皮。当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时,将针体平卧,再缓慢刺入1~1.5寸,然后用拇、示指夹持针柄,中指抵住针身,靠指的爆发力向外速提,而针体头皮之间应保持相对不动,或至多提出0.1寸,如此反复多次,得气后,指下有一种既不过于紧涩又不过于松弛的吸针感。进气法属补法,操作进针时与抽气法相反,即先缓慢刺入,再用爆发力向里速进,针身与头部所呈角度及针刺深度与抽气法相同[5]。   此外,在实际运用中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浅刺加捻转法、浅刺加提插法等,这些手法往往交替使用,既减轻“穴位疲劳”,又可增加疗效。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