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岛普陀水仙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舟山市普陀水仙野生资源及分布现状,总结了不同类型种球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前准备、种球选择与处理、栽植肥水管理、剥芽与摘花、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陀水仙;栽植前准备;栽植;肥水管理;浙江舟山      水仙系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形鳞茎,按其产地来源可分为漳州水仙普陀水仙和崇明水仙3个类型。水仙花素洁淡雅、清香飘逸,素有凌波仙子之称,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普陀水仙因其花葶和花朵多、开花时间长、香气浓郁,不需雕刻整形而自然形成丛生状以及耐寒性强等优点而胜于其他产地的水仙[1,2]。   根据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调查结果表明,野生水仙遍布于舟山市各个县区,尤以嵊泗、普陀地区野生资源最为丰富,当时估计资源蕴藏量可达170万株左右,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临海山坡。在全面调查野生资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开发栽培。1996年,通过舟山市全市评选,水仙被确定为舟山市市花,普陀桃花岛已有将近30年的栽培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现将普陀水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植前准备   圃地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地段,土壤条件以疏松肥沃、保水力强、pH值6.0~7.0最为适宜[3]。在高温季节来临前清理田间杂物,均匀喷布杀虫剂和杀菌剂,翻耕灌水浸泡后,利用7~8月高温杀菌消毒。通常可用50%多菌灵37.5~45.0kg/hm2杀菌,3%呋喃丹颗粒剂45~75kg/hm2杀虫,若前作为水稻则杀虫剂、杀菌剂均可在翻耕时随肥料一起施入。做畦要求畦宽1.2~1.3m,畦高25~35cm,畦沟宽30cm,或种植后再开沟。

2种球选择与处理   种球球茎要选择金黄、光亮、结实、鳞茎盘小而完整、脱落层少、根原基齐全、不残缺腐烂、无病害为宜。种球在栽种前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各500g对水350kg,浸泡30min,或用福尔马林120倍液浸泡3.5h;种植商品球的种球应在种植前割去主球茎两侧的小侧芽。   3栽植   以每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栽植为宜,其中9月20日至10月5日为栽植的最佳时期,10月20日后不宜种植。一是芽子的栽植。芽子栽植密度为22.5~30.0万个/hm2,最小的芽子球可用撒播的方法,稍大一些的可采取15cm×15cm点播方法,播种时球茎不受方向限制。二是占子的栽植。密度控制在15万个/hm2,以25cm×20cm距离点播。三是种子球的栽植。密度控制在7.5~9.0万个/hm2,以40cm×30cm距离种植。种子球在下种前应预先进行阉割,种植时注意按阉割方向一致摆放。   4肥水管理   在种植前15d,对土壤精耕细作,施过磷酸钙750 kg/hm2、复合肥1 500kg/hm2、腐熟栏肥4.5~6.0t/hm2,或腐熟饼肥3.00~3.75t/hm2,芽子球、占子球种植可适当减量。追肥以施标氮375~525kg/hm2为宜,栽种后每隔15d施肥1次,每次施75kg/hm2;施钾肥600kg/hm2,分别在11月和翌年1月各施300kg/hm2。3月后不再施肥。   种球种植后及时引水沟灌,使畦面湿润,并随时排灌,特别应注意齐苗时,12月下旬抽薹开花期和2~4月鳞茎膨大期要确保土壤湿润,谷雨前后保持土壤干燥,直至采收[4]。发现杂草及时拔除,无需中耕松土,切忌踩踏畦面。开花季节及时摘除花葶。

1 次访问